第7章 品剑大会(2)(2 / 2)

告别了两人,岳雁谣回到家中,江叶舟见她回来,便主动迎了上去:“娘子多有操劳,辛苦了,事情可还顺利?”

岳雁谣笑道:“当然顺利。”

至此,她的布局已基本完成。

借此机会,她将很可能锁定霜虹派之中犯下灭门惨案之人。

之前借着下山采买的机会,她到风云阁据点走了一趟。

根据风云阁的情报,丁夜所说基本属实,灭门惨案发生的时候,他应该刚好在亘海以东,有充分的不在场证明。

既然如此,凶手若是还活着,大概就在掌门于承秋和派中那四位长老之中了。

如何借助品剑大会确定最有嫌疑之人以明确之后的调查方向呢?

岳雁谣想了一个办法。

她的生父苏琮哲曾是天榜第十,随身佩剑“祭光”亦是一代名剑。

当时霜虹派与山庄交好,于承秋与诸位长老可能见过父亲,也见过祭光剑。

但作为江湖同道,他们就算见到,所见的应该也是祭光在剑鞘中的样子,并未见过其剑身和剑刃。

可有一个人是例外,那就是屠灭淬火山庄的凶手。

根据师父和养父的描述,当年灭门时,山庄中的高手与来犯者有过一场大战。

那么凶手便极可能与父亲交过手,自然也看到过祭光出鞘后的模样。

于是,岳雁谣便决心利用这一点钓出可能是凶手之人。

首先,为免自己受到怀疑,她要求师才茂加铸各门各派历史上的宝剑,使得祭光可以顺利混入其中。

而品剑大会既然有一个“品”字,必定有一个品评的环节。

霜虹派的各位长老和各门派的名宿们自然是当仁不让的评委,负责给每一把仿铸的剑打分。

岳雁谣知道,一个人的思维是有惯性的。只要对方没有防备,这种惯性就会体现在评分上。

对评委来说,现场仿铸的剑分为两种——见过真品的和没见过真品的。

淬火山庄的铸剑手艺不大高明,这两种情况会极大地影响评分者的主观判断。

她不关心其他的评委,但霜虹派的那五个人却需重点关注。

这五个人作为同门师兄弟,平时切磋琢磨肯定不在少数。

这些人必定都见过于承秋的龙劫剑。而场上其他仿铸的宝剑都是过往的历史,没人见过真品。

所以这五人对仿铸出的龙劫剑的评价虽然或高或低无从知晓,但必定会与其他宝剑截然不同。

同时,由于凶手看过真正的祭光剑,那么他对仿铸出的祭光的评价就会与龙劫相似。

而没参与当年凶案之人自然也没见过祭光剑,他们给出的评分在逻辑上会与对其他剑的评价相似。

利用这个差别,就可以确定最有嫌疑的一个或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