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剑语.圣剑.天式》(6)(2 / 2)

虽然武宗皇帝接获密报,但当时的李壁完全可以自称清白,甚至暗示是其他皇子为了夺嫡陷害自己。

叶薇情已死,叛军已散,武宗皇帝拿不出证据,没理由一味怀疑自己的儿子。

而陈王的“生母”从把孩子抱回来的那天起便早已安排妥当,不太容易露出马脚。

李壁既然选择铤而走险足以证明当初的武宗皇帝已掌握了确凿的证据,令他无法狡辩。

而随身携带叛军首领的佩剑就是最好的证据!

想来李壁弑父后先将凶器露合处理掉,再安排信得过的御医司马增善后。

最终若无其事的继承王位。

那么这个全知者能找到什么证据呢?

人证只有一个司马增,可他是不会背叛先帝的,而且此人始终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容易掌控。

剩下的就只有物证了——最有力的物证便是凶器露合剑。

当初的李壁要处理凶器,最好的办法就是丢到海里。

二十几年过去,露合剑大概已经锈蚀,但依旧可以作为物证。

那么全知者所要做的就是将这把剑打捞上来,然后交给淳王,届时万事皆休。

第二天一早,诸葛幽立即开始布置。

他安排了一批人去当初武宗皇帝驾崩的位置寻找那把锈剑,同时搜寻是否有其他人在打探此剑的下落。

然后又安排了几组刺客,看看是否有机会将亘海东边的那几位王爷暗中处理掉。

最后,他安排一组人顺着信件和商人的线索追查。

只要其中一组人得手,诸葛幽就可立于不败之地。

三管齐下,看似万无一失,但诸葛幽知道,这对普通的对手而言可以,但对那个《剑语》的作者还远远不够。

时间久远,亘海广大。诸葛幽虽知道当初武宗皇帝驾崩的大概海域,却难以知道准确位置。

当年李壁弃剑之处更是无迹可寻,想要在短时间内找到一把深埋海底的锈剑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对方既然有全知之能,想来能够洞悉海底的情形,知道那把剑的准确位置。

因为自己所有的布置和人马对他而言都是已知的,所以他可以绕开所有的盘查,悄悄地将那把剑打捞上来。

基于同样的原因,刺客得手的几率也微乎其微。

为了保证此事的威慑,对方一定会想方设法通知淳王等人留意,并将刺客的动向告知。

至于顺着信封查到这人的可能就更低了。

对方既然敢送信,必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信中留下线索的可能几乎不存在。

所以诸葛幽还是要做最坏的打算——安排后事。

近些年,诸葛幽已不像年轻时那样迷恋事事算计,而是喜欢借势布局。

于是,他找到岳雁谣,告诉她临渊教的事情以及淬火山庄仇人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