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剑语.名剑.臻紫》(3)(1 / 2)

在陆甫阁看来,这种传说自然是无稽之谈。

大几百年前的事情原本就已不可考,而那个什么蛊圣的统治维持了不到百年。

一个人活到上百岁虽然稀奇,但并非全无可能,一群上百岁的老人在短时间内接连去世也是自然之事。

编出这么个故事无非是统治阶级想要借此巩固自己地位的合法性——自己之所以能当人上人,那是因为信蛊圣信得早。

这种骗三岁小孩的谎话,也就在南疆这样尚未开化之地玩得转,若是到了中原,必定无人相信。

毕竟连流传甚广的六仙之事在现如今在平民百姓心中也多半被当做了传说故事。

可诸葛幽为什么会对此事如此关心呢?

自己都知道这是哄小孩的传说,诸葛幽能不知?

这里面肯定还有猫腻!

陆甫阁这般想着,自己得设法套出这里面的秘密究竟是什么。

他也曾找过机会向诸葛幽稍作试探:“大人,属下以为这蛊圣只是南疆街头巷尾的传言,化外之人的愚昧信仰,咱们是不是不该把过多的精力放在这件事上? ”

谁知诸葛幽却提点道:“小陆啊,你还是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

“所谓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数百年来,南疆屡次动乱,名义上虽是中原王朝的领土,实际上无异于国中之国。”

“南疆之人只知有巫主,不知有圣上。”

“咱们用武力平定南疆的动乱分子只是第一步,如何让其归化才是真正的难题。为此,我们必须了解他们的信仰。”

“将咱们自己的东西化入其信仰体系之中,才能潜移默化地使其转变,与我们同化,这也才是真正的治乱之道。”

陆甫阁做恍然大悟状:“原来如此,属下明白了。”

他嘴上虽这么说,心里却不大相信诸葛幽这番冠冕堂皇的话。

历朝历代的文臣武将谁不知道这个道理?可谁又真正解决了南疆之患呢?

这蛊圣背后必定还有其他的秘密,陆甫阁不愿亲言放弃,他打算从其他途径再打探一下这件事。

机会很快来了,由于在军中做事已经有了一段时间,细心的陆甫阁发现一个秘密。

诸葛幽率军出征在外,自是要定期向兵部发送塘报。为免军情遭人拦截,他想了一个办法。

他将塘报分为九路发往定安,而这九路塘报内容几乎一致,全都是半真半假的军情。

所谓真,是指当下的扎营位置,一些无关紧要的探查布置和官场上的套话。

所谓假,则是诸葛幽的实际战略和下一步的行动部署。

而真正的塘报,他则是派遣自己的亲信,地榜三十二朱河亲自运送。

现今行军的位置距离沱阳城有一个多月的路程,朱河骑快马外加运使轻功可以做到大约十五日往返,以这个频率发送塘报自是能够满足兵部的要求。

南疆众部虽然骁勇,但毕竟也是一盘散沙,缺乏统一指挥,万万想不到诸葛幽会以单人往返的方式传递军情。

而且朱河轻装简行,他武功又高。南疆诸人都不知道他的存在和动向,自然也无从拦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