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江湖兴(3)(1 / 2)

鲁滕拱手道:“尤先生,久仰了。家师在世时也不少念叨您。”

听了这话,尤望津警惕地看了看四周,他总觉得有一双来自幽冥的眼睛在盯着他。

他又对在场众人道:“诸位英雄,尤先生无非就是代表捷王给大家讲个离奇的故事。”

“我是诸葛大人的徒弟自然最清楚他老人家的死因,这位江大侠是陈王府事件的亲历者,我们二人都无法认同尤先生您关于这两点的阐述。”

“至于王老将军的死因,咱们不得而知。”

“而他又是在亘海上遇难的,尤先生为了解释王老将军的死因不惜编造了这么个离奇的故事,说他是被朝廷暗害乃是因为怕他替武宗皇帝复仇。”

“但我这里还有另一个版本的解释,诸位想必都知道王老将军乃是民族英雄,乾国人都恨他入骨。”

“如果我们假设这是乾国人下的手呢?这一切是不是顺理成章了许多?”

“我这里有封文书,乃是捷王与乾国签订的合约。这上面白纸黑字的写着待到捷王起兵时,请乾国同时进攻西南沿海的定安、暮天一带作为策应。”

“上面还写明,事成之后,愿租借定安道南部所有的城镇作为乾国的港口,以供双方通商往来。”

“诸位如若不信,大可以上台验看,上面有捷王的印信。”

“尤先生,你家主子图谋造反,里通外国的证据现已被我刑赏台查获。这其中身为谋主的你,想必也出力不少吧。”

“你们卖国求荣不说,一个与乾国共谋的人还污蔑王元化将军是朝廷所害,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议论纷纷。

尤望津眼角微微抽搐,签订这份合约的时候他也在场,故而认出鲁滕手上的确是真迹。

可这份合约怎么会落到朝廷的手中呢?

难道苑诗和乾国人背信弃义出卖了自己?

尤望津当然知道乾国人也是信不过的,可他们背叛自己只能因为有更大的利益。

难道朝廷也愿意把定安以南割让给乾国?

苑诗等人并非蠢材,他们不会相信朝廷的空头支票,所谓不见兔子不撒鹰。

而与自己合作的基础却十分牢固,乾国只要发兵策应,当朝廷军队首尾不能兼顾时,定安南部已在事实上受到乾国的掌控。

所以这份合约所说的内容是可以实现的,不担心己方反悔。

就算朝廷愿意,饱受乾国摧残的定安百姓又如何处置?

尤望津想不到的是,鲁滕手上这张合约的确是从苑诗的手上拿来的,可中间的过程却远没有他想象得那般复杂。

乾国大军自是来势汹汹,苑诗也固然是公忠体国。

可交涉这东西就好似天平,哪一头的砝码更重,天平便会倒向哪一侧。

在不久前的外海之上,老熟人崔言约她进行了第三次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