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活塞?NO!这是冲压机!(1 / 2)

掣电铳?

那是什么玩意儿?

和我说的是一个东西吗?

眼看着自家殿下诧异的样子,郭老炮连忙开口解释。

几分钟后,朱克清终于搞明白了。

这事儿的确是郭老炮他们误会了。

所谓的掣电铳,其实就是明代火器专家赵士祯的作品之一。

这种火器结合了鲁密铳的远距离射击和佛郎机炮的快速发射频率,加上已经涉及到后装步枪的理念,在当时的确是很先进。

哪怕放到如今的康熙初年也不过是。

按照《神器谱》的记载,这款掣电铳长六尺,重六斤,配有五个子铳,每个子铳都插有一个引信,省去了铳尾上的药池。

子铳长六寸,重十钱,开有火门,能装两钱四分的火药和两钱重的弹丸。  听起来倒是和朱克清口中介绍的金属定装弹有些类似,不过实际上却完全不同。

掣电铳的子铳设计其实是类似于弗朗机炮的炮弹,如同小铁管一般。

最重要的是,这东西还是靠火绳激发。

加之在气密性无法保证的同时,制作工艺极其复杂,人力成本简直高的离谱。

所以一众工匠的表情才会如此诡异。

因为在他们看来,这就是一种华而不实的东西。

朱克清听闻以后也是深以为然。

没错,在配套生产力工具还不够先进的时候,先进的设计根本发挥不出优势。

甚至还会反其道而行之,成为一款优秀产品的拖累。

掣电铳就是如此,称得上是一个生错了时代的产物。

以至于在知晓此物情况的人都会给出一个负面的评价。

不过朱克清却对此不以为意,再一次开始向天工洞的工匠们传道授业。

这一次,朱克清不再卖弄,而是详细的讲述了他所记得的关于火器的一切。

从火药的配比和颗粒化,到符合空气动力学的弹头设计。

从金属定装弹的优势,再到枪管膛线的作用。

在后世短视频软件上学习到的诸多“无用知识”,在这会儿也终于派上了用场。

而且效果也是极为出众。

一众工匠们听得是惊为天人,纷纷陷入了思考。

直到郭三炮这个年轻人提出了疑问。

“殿下,您说的那个子铳……就是那个金属弹壳,咱们怕是造不出来……”

一众工匠也是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自家殿下的想法的确惊人,说的东西也很有道理。

虽然没有接触过这样的理论,但是跟兵器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他们还是有感触的。

过往的经验告诉他们,自家殿下说的东西都没错。

但是如何实现这件事情,就让他们犯了难。

比如朱克清口中装火药的子铳,那是一个金属制成的小圆筒,形制统一的同时,还对厚度有相当苛刻的要求。

这种工艺他们完全达不到啊!

难不成也用水力钻床来做?

这个就有点儿困难了,因为按照朱克清的说法,子铳是要有封底的。

一不小心钻透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