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2章 拒绝投降(1 / 2)

崇祯皇帝怒不可遏地拍着桌子,脸上满是愤怒与不甘。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李宇的谴责与不满,认为李宇的行为是典型的恩将仇报。

“朕一直待他不薄,给予他兵权,让他镇守边疆,抵御外敌。如今他翅膀硬了,居然敢攻打朝廷,真是岂有此理!”崇祯皇帝愤怒地继续说道。

朝臣们见状,纷纷低头不语,心中暗自为李宇的行为感到震惊与担忧。他们深知,李宇的叛乱已经给大明王朝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而朝廷目前的实力确实难以与之抗衡。

“陛下息怒,李宇此举固然可恶,但我们也必须冷静应对。”一位大臣壮着胆子说道,“如今之势,强攻硬打只会让局势更加恶化。我们或许可以考虑暂时妥协,稳住李宇,然后再图后计。”

崇祯皇帝闻言,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不甘与无奈。他深知,目前朝廷确实处于劣势,强行对抗只会让局势更加糟糕。但是,让他向一个叛臣妥协,他又心有不甘。

“妥协?那朕的颜面何在?大明的威严何在?”崇祯皇帝愤怒地反驳道。

大臣们见状,纷纷劝解,希望崇祯皇帝能够冷静思考,以大局为重。他们深知,只有暂时妥协,才能为朝廷赢得喘息之机,才有可能在未来的日子里逐步削弱李宇的势力,重新夺回主动权。

经过朝臣们的反复劝解与权衡利弊后,崇祯皇帝终于勉强同意了暂时妥协的方案。他深知,这是目前唯一的出路,否则大明王朝将面临更加严重的危机。

“哼,李宇,你休要得意。今日之辱,朕定会铭记在心。待时机成熟,朕定要亲自率军讨伐,将你碎尸万段!”崇祯皇帝在心中暗暗发誓,眼中闪过一丝冷厉的光芒。

然而,现实却比崇祯皇帝想象的要更加残酷。李宇的势力日益壮大,而朝廷却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困境之中。崇祯皇帝虽然心中愤愤不平,但也只能无奈地接受这个现实,努力寻找机会,为朝廷的未来争取一线生机。

孙传庭等朝臣们听到崇祯皇帝的话,心中虽然无奈,但也只能默默接受。他们深知,崇祯皇帝所说的“支持李宇”不过是为了维护朝廷的颜面,而实际上,李宇的崛起确实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朝廷来自鞑子的威胁。

“陛下说得没错,李宇确实为朝廷抵御外敌做出了贡献。”孙传庭在心中暗自思量,“但如今他野心膨胀,攻打朝廷,已经成了朝廷的心腹大患。我们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个危机。”

朝臣们都知道,李宇的叛乱已经给大明王朝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必须团结一致,共同应对这个危机,才能确保朝廷的安危。

“陛下,臣认为,我们目前最重要的是稳住李宇,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一位大臣说道,“我们可以先答应他的一些要求,作为缓兵之计。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备战,加强边防,防止李宇趁机扩大势力。”

孙传庭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他深知,目前朝廷的实力确实难以与李宇抗衡,强行对抗只会让局势更加糟糕。因此,他们必须采取更为灵活的策略,既要维护朝廷的颜面,又要确保国家的安全。

“陛下,臣也赞同这位大人的意见。”孙传庭说道,“我们可以先与李宇进行和谈,争取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内部整顿,提高朝廷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未来的决战做好准备。”

崇祯皇帝闻言,虽然心中仍有不甘,但也知道这是目前唯一的出路。

崇祯皇帝坚决地拒绝了李宇提出的禅位要求,他的语气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坚定。作为大明王朝的帝王,他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绝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皇位和国家的尊严。

“这个天下姓朱,是大明王朝的基业,朕作为朱家的子孙,有责任守护它。”崇祯皇帝目光如炬,语气中充满了豪情壮志,“即使李宇最终破城,朕也绝不会成为他的俘虏。朕宁愿以身殉国,也绝不忍辱偷生。”

朝臣们闻言,纷纷投来敬佩的目光。他们深知,崇祯皇帝虽然性格刚烈,但心中始终装着国家和百姓。他绝不会为了个人的安危而放弃国家的尊严和利益。

“陛下英明,臣等愿誓死追随陛下,共赴国难。”一位大臣慷慨激昂地说道。

其他朝臣也纷纷表态,表示愿意与崇祯皇帝共同面对这个危机。他们深知,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抵御外敌的侵略,守护大明王朝的基业。

然而,现实却比崇祯皇帝想象的要更加残酷。李宇的势力日益壮大,而朝廷却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困境之中。尽管崇祯皇帝和朝臣们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局势仍然在不断恶化。

“陛下,臣认为,我们必须尽快想办法解决这个危机。”孙传庭忧心忡忡地说道,“否则,大明王朝将面临灭顶之灾。”

崇祯皇帝闻言,眉头紧锁。他深知,目前朝廷的实力确实难以与李宇抗衡。但是,他绝不会轻易放弃。他相信,只要他们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度过这个危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朕知道局势严峻,但朕绝不会轻易言败。”崇祯皇帝坚定地说道,“我们必须想办法找到李宇的弱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朝廷争取一线生机。”

魏藻德深知崇祯皇帝的脾气和立场,明白在禅位这个问题上已经没有商量的余地。他理解崇祯皇帝作为大明王朝的最后一位帝王,所承受的压力和责任感,也深知崇祯皇帝绝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皇位和国家的尊严。

“陛下英明,臣等定当竭尽全力,为朝廷效犬马之劳。”魏藻德虽然心中无奈,但也只能表示忠诚和支持。

然而,他同时也意识到李宇那边的强势态度,以及和谈破解的可能性。魏藻德深知,朝廷的命运掌握在崇祯皇帝手中,而他作为臣子,只能尽力而为。但他并不想和朝廷一起灭亡,他开始考虑自己的后路。

“魏大人,你看这局势,我们该如何是好?”一位同僚悄悄地问魏藻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