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苏轼:我左苏辙,右怀民,天天上热搜(2 / 2)

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他们非但没有丝毫怨怼,反而因患难而情感愈加深厚。

他被贬异乡,总是思念弟弟。

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想弟弟了。

一个中秋之夜,他独自把酒言欢至深夜,醉意朦胧间,思绪万千,挥毫泼墨而成。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他们赏的,是同一轮月亮。弟弟当时一定也在思念着自己吧。

苏轼叹了一口气,心中满是对弟弟的思念与牵挂。

“哎,想子由了......”

......

【苏轼的美食人生。】

......

谈及美食,苏轼自信满满。

他于烹饪之道亦颇有研究,改良过或者独创的菜,有鱼、凉粉、肘子、豆腐、红烧肉、羹等等。

而其中,红烧肉无疑是他最为得意的杰作。

他在被贬黄州时,过得很是清贫。

物资虽然匮乏,但一向肯动脑筋的他,没事就爱琢磨,如何才能用价格低廉的食材做出来美味佳肴。

他的侍妾王朝云,深知他的心思,于是便想出来一个法子。

在那个以牛羊肉为主流肉食的时代,猪肉被认为是贱民才吃的,且养猪的人也不多。

所以当时黄州的猪肉,价格极其廉价。

王朝云买了一些半肥半瘦的猪肉,经过一番精心烹制,一道色香味俱佳的佳肴便诞生了。

他品尝之后,大为赞赏,甚至有感而发,写下了一篇《食猪肉》。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早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后来朝中的保守派得势,他重返仕途,出任杭州太守。

他第一次来杭州当地方官时,非常迷恋杭州的山水。

如今,他再来杭州担任太守,发现西湖已经长久不治,湖泥淤塞。

他便上书,疏浚了西湖。

早已得知他喜欢吃猪肉的当地百姓,为了感谢他对杭州的贡献,便纷纷献上自家的猪肉。

他清廉自守,不愿收受百姓财物。

于是,便请了一批厨子教授王朝云烹饪猪肉的方法,再将送过来的猪肉制成的红烧肉回馈给百姓。

不仅让百姓们学会了物美价廉的美味,更让“东坡红烧肉”这一佳肴迅速在杭州乃至全国范围内声名鹊起。

他发明的猪肉的美味吃法,这可是实打实惠及百姓的事情。

苏轼此时若是有尾巴,早已高高翘起。

......

【张怀民为何夜夜失眠?】

......

苏轼爽朗一笑,笑容中蕴含着几分自嘲与释然。

这不是明知故问吗?

那夜,他辗转反侧,无法入睡。

于是,他踏着月色,去承天寺庙寻张怀民。

张怀民当时并未就寝。

于是,他们二人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那时,张怀民刚被贬,心中定是波澜起伏,难以平静。

而他已经被贬四年,个中滋味早已品尝殆尽,早已适应这里的生活。

所以,真正没有睡意的是张怀民啊!

正是因为他懂被贬之人心中的酸楚,才会故意去半夜三更找个借口拉张怀民起来散步,与其谈心。

他当然想张怀民夜晚都能安眠,早日走出阴霾。

不然,他夜夜拉着怀民散步,也不是长久之计。

否则,他即使有再好的身体,也是熬不住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