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对策(2 / 2)

他们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不能劝刘恢,因为刘恢才是受害者,这还关系朝廷脸面。

刘恢继续说道:“十万贯对我们辽东是一笔不少的钱,足够我们接下来安置移民十万百姓以上。”

“殿下无时无刻都在想到百姓,真是辽东百姓之福。

恐怕殿下还想借此,给袁家一种自己贪财的形象。”荀彧说道

刘恢笑了笑,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季珪,你把这些资料整理一下,公佑出发时带上。”

“喏”

“公佑,此去洛阳就辛苦你了。”

孙乾感到诚惶诚恐,“这是属下职责。”

“公佑不必如此,此去洛阳,你把酒给父皇带上一些,顺便给卢植伯父和曹操带上一些。”

“殿下和子干熟识?”郑玄问道

“见过一次,颇为投缘。

子干伯父性情刚烈,并不适合朝中尔虞我诈的环境。”

郑玄点了点头,说道:“老师《大儒马融》在世时就说过,师兄性子刚烈,不适合做官”。

卢植、郑玄、管宁等人都是大儒马融的学生。

“哎,派系斗争……”刘恢没有继续把这个话题说下去

“季珪,从下个月开始,辽东司级以上官员每个月一人发放5斤酒”。

“喏,殿下是否给酒取个名字?”

“老师来取。”

郑玄微微摇头,说道:“你来更加合适。”

刘恢也没有推辞,想了想,说道:“神仙醉如何?”

“神仙喝了都要醉,好名字。”崔琰赞叹道

大家都认可这个名字。

郑玄对刘恢说道:“殿下,你让我给接下来准备开设的辽东学院准备的老师名单。”

郑玄递给了刘恢,刘恢看了一眼,想喊一句“好家伙,这些人我都能请来吗?”

“老师以为,这名单有多大把握?”

“如果殿下想法,老夫以为至少八成把握。”

刘恢听到郑玄的话想骂人,你是真看得起我。

刘恢把名单递给荀彧,荀彧轻轻念道:“荀爽、陈纪、法真、司马徽、管宁、华歆、庞德公、黄承彦、刘洪、徐岳……”。

荀彧自己都在不断吸冷气“嘶”,他把名单递给了崔琰,崔琰看完同样的表情,因为这些人都是当世民望极高的人,就算能请来,刘恢也不敢,这得招来多少人记恨和弹劾?

刘恢苦笑着说道:“老师,这些人都是有才能的人,学生如何能让他们入辽东?”

刘恢言下之意是,我的名声和权力不足以让这些人来辽东。

还有一点刘恢没说,这些人如果到了辽东,扭成一根绳,未来如何改制?面对的阻力困难更大。

荀爽名谞,字慈明,东汉大臣、经学家、名士荀淑第六子,兄弟八人俱有才名,更有“荀氏八龙,慈明无双”之评,为了躲避党锢,隐遁十余年,大部分时间在颍川书院教书育人。

荀爽一生,是极力维护君臣、父子关系的,后者刘恢是支持的,但是前者的君权神授,刘恢就接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