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募兵(2 / 2)

为了保证大家伙食,钱财支出太大了。”高顺提出了自己想法

“文若的意见呢?”刘恢并未直接回答,转而问向荀彧。

“伯平想法是不错,不过,这样一来,会不会对军队本身发展有影响。

我们需要的是一支专业的军队,这样一来,军队战斗力是否受到影响?”

荀彧内心想法,刘恢是清楚的,军队如果连生产都自己来,未来谁能制衡?

“伯平,我的想法是,鼓励民间参与进来。

陈重的养彘技术逐渐成型。

文若,你们发文,民间百姓可以前来学习养殖技术。

顺便让我们的百姓也有机会吃肉。”

“喏”二人异口同声回答

高顺是个纯粹军人,他不会想过多。

高顺离开后。

刘恢和荀彧坐了下来。

“文若,随着不断发展,我们要增加一些机构,我初步想法,政务院要增加建设司,专门负责各地建设管理和规划。

我们要用更加长远的眼光来看,襄平或许未来有一天,人口超过50万也不一定。”

刘恢如果半年前说这话,荀彧会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然而,现在不会,因为最近进入辽东的人很多。

加上辽东重视工商业,最近不少手工业作坊冒了出来。

只是船只,最近就增加到了700艘。

甘宁等人忙得睡觉时间都没有。

“殿下,建设司的确有必要增加。”谁不希望自己权力大点,管的人多点。

“文若,未来政务院的部门会非常多。

财政以前我和你说过,为了未来持续发展和辽东各部平衡,财权必须独立出来。”

荀彧心里是明白的,以辽东现在的结构体系,那个机构拥有财权,都会打破现有平衡。

“财政院我准备让糜竺接任”。

说实话,荀彧心里听到后是吃惊的,毕竟糜竺是一个商人出身。

随后他明白了,糜竺愿意把大部分家产捐献出来,这样的人会让大部分人信服,何况还有两大监管机构在。

“殿下,子仲的确适合,我没有意见。”

“你看,商业司谁接任合适?”

荀彧想了想,“殿下,副司长卫兹比较合适。

此人虽是商人出身,颇有才干。”

“副司长呢?”

“负责草原贸易的张世平”。

说真的,刘恢最喜欢荀彧这一点,几乎从不以权谋私,在大事上永远有全局观。

“好,就按照文若意思办。”

‘这是打一棒给个胡萝卜?’荀彧倒是觉得刘恢做法并无问题。

经过刘恢不断洗礼,这些聪明人也知道,不能靠个人玩权术去制衡,必须靠制度去制衡。

财政是独立的,其他部门之间谁也不靠谁,这就让大家之间公开透明度更高,少了私下交易,因为互相之间没得切身利益,我的升迁和财政都和你无关,我为何听你的?

接下来,刘恢要做的就是,把廉政署的财政独立开来,不受财政部门约束,到那时才会形成一套能运行的制度。

“殿下,我看到发往中原的宣传单……”

刘恢立即甩锅道:“那是奉孝那家伙干的。”

刘恢的话把荀彧堵死了,荀彧知道,刘恢是想看清谁是敌人?眼下各地封锁,只能进不能出。

算了,只希望家族的人不要作死。

“文若,你最近看到季珪没有?”

“呵呵……”提到崔琰荀彧就笑了起来。

刘恢感到十分奇怪,荀彧一直稳重。

“殿下,季珪最近的确很忙,辽东大学的修建,他几乎住在哪儿。

前几天,我过去差点没认出来,黑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