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袁绍谋划(2 / 2)

“我赞同友若兄所说,可以借机激怒董卓离开洛阳。”逢纪立刻跟进,荀谌的话,让他对其好感增加不少。

“我们谋划何地?”

“冀州。”

“公则看好冀州?”

“将军,冀州乃是北方第一大州,与辽东有幽州相隔,按照辈分,幽州牧刘虞是刘恢叔父,他断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兵取幽州。

冀州是北方粮仓,北接幽州、并州,东连青州,西接司隶,南接兖州,此地足以养兵十万。”

此时的郭图,颇有一番指点江山的韵味。

荀攸心里吐槽:你们太不了解刘恢了,他会被你们那一套束缚的话,就不会有今天局面。

“刘恢已经成势,我等还有机会否?”袁绍吐露了自己担忧。

“有”

“哦,子远不妨说说看。”

“喏

将军,冀州牧韩馥是袁家门生,他其实是在帮助袁家看住冀州,对于将军声名来说,取冀州易如反掌。

青州黄巾贼寇遍地,将军以匪患为由,用自己人暗地掌握青州。

兖州牧刘岱实则一庸才尔,只待天下有变,反手可灭。

将军入冀州,应当重点安抚各地世家豪族、地主,提升他们对抗刘恢的信心,这些人最不缺钱粮和私兵,有了他们支持,我们就有了对抗辽东本钱。

辽东强大是因为骑兵,中原的城墙可不是骑兵能破的,否则,当年匈奴早就入主中原了。

将军只要旗帜鲜明站出来,带领世家豪族、地主反对刘恢,那么,胜利就已经偏向将军了。”

“好,听子远一言,茅塞顿开。”

“公则,你出身大家族,接下来,南下扬州、荆州、徐州、益州联系当地世家豪族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喏”

荀攸从头到尾一言未发,因为他发现,这些人不断低估刘恢,解决草原问题的是骑兵,高句丽、扶余、三韩这些呢?

不过,他们越低估辽东,辽东越有利。

许攸的建议对于辽东并非好事,他得尽早通知辽东做好准备。

陈琳现在俨然成了一个小透明,不是因为自己曾经是何进亲信,他早就去辽东了。

谋划原本就不是陈琳所长……

董卓最近心情好了一些,自从太皇太后下令自己查处“袁术阴谋造反”一案开始,朝中官员开始配合自己工作。

他也知道,这是袁隗向自己示好。

“岳父,最近朝中前后发生的事情我想了想。”李儒最近一直在琢磨

“怎么了?”

“恐怕是有人背后推动?”

董卓吓了一跳,随即摇了摇头。

“你不会以为黑山贼也是刘恢的人?”

“假如是的话,那就太可怕了。”李儒也觉得匪夷所思,黑山贼是造反刘家江山,怎么会轻易和他走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