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甄逸的见解(2 / 2)

投资渠道太少了,尤其是相对稳定的投资机会就更少了。”

甄逸的话,崔琰听得很认真,这一条,刘恢也说过差不多的话。

甄逸接着说道,“二、存钱利息偏高了。

这几年,华夏钱庄为了筹集钱发展经济,提高了钱庄存款利率,现在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都达到了2.1%,连续加息,百姓自然愿意存钱。”

崔琰喝了一口茶,微笑着看着甄逸,“还有呢?”

“三、华夏百姓经历了多年苦难,好不容易能吃饱饭了,普通百姓特别珍惜这一切,他们有了钱,想到的是存钱,想到的是给未来一份保障。”

崔琰笑了笑,甄逸的话说得比较隐晦。

“子和,你知道关于第三条,殿下是怎么说的?”

甄逸不解的看了看崔琰,“殿下如何说的?”

崔琰放下手中茶杯,“殿下说,第三条的出现,除了华夏百姓勤俭节约的品质外,更多是华夏的保障不足。

因为他们担心明天没有工作了怎么办?”

甄逸笑了笑,“殿下的话真是一针见血,一句话就说到了本质。

这也是未来华夏上下要努力解决的问题。”

崔琰微微一笑,“子和以为,眼下困难如何解决?”

甄逸关于这个问题,想了很久,他记得大概四年前,刘恢曾经对他说过,作为钱庄司的司长,不仅仅是懂得金融知识,更要懂得经济常识,为此,他自学经济学,晚上去大学跟着学习。

“强制百姓做一件事是不可取的,眼下,只能通过利益调整。

首先是降息,存款利率降低了,有钱的人为了保证自己的钱不贬值或者少贬值,他们会寻求通过其他途径保障手里的钱更加安全。

降息不仅仅是存款,贷款也会降,这样一来,会有更多的人投入到工商业当中去,尤其是中原刚刚起步,稍微有点眼光的人都看到了机会。

其次,鼓励更多民间资本,让这些人的钱去投资一些项目,成立一些专门的投资公司。

最后,钱庄也可以推出一些风险低的优质投资项目给普通百姓,这些项目,要限定购买数量,回报率肯定高于钱庄定存………”

崔琰一边听,一边不住的点头,作为刘恢助手,你可能不需要多么精通,但是必须都要有所了解才行。

“子和,这些想法通过你们钱庄的内部会议了吗?”

甄逸笑了笑,“目前,华夏钱庄内部已经通过审定了。

不过,明天我还得到百姓大会报告,争取得到他们支持才行。”

华夏钱庄加息也好,降息也罢,都需要华夏百姓大会通过才行,不过,他们通过之前,首先得华夏钱庄内部通过,必须用数据说话,让华夏钱庄拥有投票的19人中超过60%投下赞同票才行。

之所以这么严格,因为刘恢清楚,钱庄对于一个国家意味着什么?可以说,如果钱庄系统出现问题,不亚于华夏军事上一场惨败,一场丢失城池土地的大惨败?

因此,每次加息和降息,华夏钱庄都非常认真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