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章 诸葛亮(2 / 2)

作为刘恢唯二的真传弟子,诸葛亮一直把刘烨当成自己的目标。

两人也是难得放松下来聊几句。

晚上,回到家。

“孔明,技术研究重要,你个人的事情恐怕也要早点定下来?”刚推开门,诸葛圭的声音就在不远处响起。

诸葛圭现在担任华夏司法大学南方学院的校长。

“父亲,事情实在太忙,明年行吗?”诸葛亮把包往桌子上一放。

“你大哥现在孩子都有三岁了。”

听到诸葛圭念叨,“父亲,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你小子什么态度?你自己找媳妇,和我何关?”诸葛圭吹胡子瞪眼看着诸葛亮。

“没对象怎么成亲?”诸葛亮两手一摊。

“我听说你黄叔父家丫头也快十六了,你看如何?”

“父亲,你都没问过别人意见?”

“听你黄叔父讲,月英也喜欢技术研究,明年就毕业了。”诸葛圭在观察诸葛亮反应

他自然知道他父亲口中说的是谁,就是黄承彦的女儿黄月英。

黄月英的亲生母亲是西域人,并不是蔡冒的大姐,因此黄月英天生一头黄发,人长得很靓丽,原本历史上,大家都是黑头发黄皮肤,自然觉得她是异类,不为人喜也就不奇怪了。

而这一世不一样,华夏到处都是外国人,大家早已经习以为常了。

“父亲,只要月英妹子没得意见,我也没意见。”

诸葛圭点了点头,“这点不错,倒是有点像你老师,有担当。”

诸葛亮笑了笑,“父亲别拿我打趣,我和老师没有可比性。

他是华夏公认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却教我的是科学技术。”

“你也不要谦虚,大统领对我说过,让孔明从事技术研究,多于华夏损失了一名政治家,但是华夏将来也许会诞生一名伟大的科学家。”

在华夏,从政早就不是大部分人第一选择。

这里,大学毕业的人第一选择是争取深造留校,成为一名大学老师,实在不行,中学老师也行,第二选择是进入公司或者华夏科研院从事技术研究。

“老师高看学生了。”诸葛亮摸了摸头。

“孔明,你大哥最近会有一个月探亲假。

回来后,你尽可能抽时间陪他到恢都城转一转。”诸葛圭吩咐道。

“父亲,他现在可是将军,让我这个小兵和他一道,合适吗?”

“臭小子,就你嘴贫,早知道,你应该去你叔父报社工作。”诸葛圭打趣道。

“父亲,我都好久没见到叔父了?”

“前两天来过,他想探听你们科研进展,被我骂回去了。”

在华夏,这种事情屡见不鲜,报纸私有化以后,他们想要报纸有吸引力,就会想方设法挖掘新闻,尤其是重大新闻。

这种情况下,官员几点钟回家,这些人都一清二楚。

“正常,他们报纸也要生存。

不过,他们报纸上的小说很有意思。”诸葛亮笑着说道。

客厅里灯光很暗,几根蜡烛照耀的地方还能看清。

诸葛亮从包里拿出资料在看。

“孔明不要看久了,不然你的眼睛容易近视。”诸葛圭知道自己这个儿子,对于科研有着近乎痴迷。

诸葛亮点了点头,“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