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众人看法(2 / 2)

诸葛玄知道,报纸需要有爆点才行。

“你这家伙,为了卖报,可不能胡说八道。

我们只是分析了缺点。”陆康瞪了诸葛玄一眼。

陆康是看出来了,现在报纸的确什么都敢说,最擅长就是打擦边球。

尤其是制造模棱两可的话题最为擅长。

“季宁公,那你说说外出建厂的优势?”

陆康想了想,说道,“华夏现在人工俸禄越来越高,其他国家人工成本很低,这是一个优势。

另外一个,我听说海外的人工作,通常是天亮到天黑为准。

他们不像华夏计时,每天工作时间有限制。

因此,可以通过让工人劳动获得更多利润。

还有一点就是税收,他们主要税收依然是农业税,这点和华夏不一样。

工商业税收或许低一些。”

众人点了点头。

诸葛玄接着问道,“华夏现在劳动力不足。

大统领他们承诺未来五年会引进劳动力。

你们如何看待这件事情?”

“利弊参半吧!”荀爽开口说道。

“慈明公,能不能具体一点呢?”

荀爽点了点头。

“利的一方面是能缓解华夏用工问题,能快速完成华夏既定的目标,尤其是道路修建上面。”

“弊呢?”诸葛玄问道。

“弊端主要是华夏的技术会流失出去,会让华夏丧失巨大优势。”荀爽眼神里的担忧一眼就能看到。

“老夫倒是有不同意见。”刘洪想了想开口说道。

“哦?元卓公说说看?”

刘洪整理了一下思路,缓缓说道,“如果华夏有某项技术,别人都没有,会怎么办?”

刘洪开口反问道。

诸葛玄说道,“一个是想法设法把技术偷回来。

第二个就是自己来研究。”

刘洪笑了笑,“第一个想要实现其实很简单。

因为华夏修路建房到处都是。

无论他们走那条路,长远来看对华夏并没有好处。

与其如此,不如用技术换回钱。

这就是国际专利的作用和价值。

偷技术必将受到制裁,因为你专利侵权。

研发技术需要人才和大量时间。

因此,对于大家来说,最合适就是购买技术。

华夏有了钱,就能研究更好的技术出来。

我们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研发投入到专利赚钱,再投入研发,再形成专利壁垒。”

大家都在回味刘洪的话。

蔡邕眼睛一亮,“元卓,何时有了这个本事?真没想到?”

刘洪笑骂道,“老夫是搞技术出身,加上华夏经济原理,天天耳濡目染,就是一头猪也该会了”。

“哈哈哈……”

“哈哈…”

一群人被刘洪的话逗得哈哈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