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章 巴郡(2 / 2)

将当地特产销往其他地方甚至国外,也可以将华夏其他郡的产品运进来。”

老张的话让众人眼睛一亮,但是也有不少人担心。

“老张,蜀郡和周边各郡会不会纷纷效仿我们?”

王川点燃一支烟,接过话说道,“这点倒是不用过多担心。

蜀郡以成都为中心,那里目前最适合农业和手工业。

他们如果开办工厂,运输成本必然大增。

其他郡人口明显不足,汉中郡和我们之间相隔太远。”

“王太守,老张的思路可行,但是,如何将各地人口吸引到江州一带?”

“老马,只要有产业和利益就一定可以。”

“老钟,这个恐怕不一定。”

“为何?”

老马缓缓说道,“这几年,大统领号召百姓下山,离开危险地带,并且最多可以每人分到百亩土地,依然没有多少人下山。

这几年,再穷的人基本能吃饱饭了,吃饱了,很多人就缺乏动力了。”

老钟没法反对老马的话,因为这是事实。

背井离乡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人们背井离乡往往是因为生活所累。

华夏现在的法律没有人敢去强行迁移百姓。

王川苦笑着说道,“先吸引周边的人,然后在一步一步覆盖。

我们讨论人力问题,应该先想想,我们这里究竟要发展什么?”

“王太守,我认为发展加工生产相关产业。

江州冬天也不算寒冷,水路便利。

北方不少工厂准备在全国各地设立分厂,我们可以利用自身便利条件,生产产品供应周边各郡。”

“嗯,老李的话有道理,王太守,眼下时不我待,其他国家利用人力成本优势也在拉拢华夏公司前往投资。”

王川微笑着说道,“还有几天就是新年了,年后我们去华夏恢都城和襄平一趟。

这几天,就辛苦你们一下,我们大家共同做一份招商方案出来。

我会让政府各个局的人参与进来。

你们都是社会有识之士,你们的意见巴郡政府一向很重视。”

王川心中知道,这些人都是免费劳动力,他们获得影响力,巴郡政府获得更多想法和建议,这是双赢局面。

“王太守客气了,我等都是土生土长的巴郡人。

看到现在巴郡越来越好,我们心里说不出的高兴。”一位五十多岁的长者开口说道。

看得出来,大家对他还是很尊敬的。

“朱老,有了你们大家在,我相信巴郡一定会越来越好的。”王川依然一副笑容。

接收巴郡时,他就是代理太守。

去年太守选举,他代表民主党参选,获得超过52%的支持率高票当选。

在王川的心里,没有什么事情比百姓认可让他激动了。

“王太守,我们都是华夏百姓,这些事情我们责无旁贷。

我们这些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这个时代的人整体还是民风淳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