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1章 募兵和兵役(2 / 2)

华夏最终采取募兵制和兵役结合的办法。

各地民兵依然保留,只不过成为自愿选择,各郡武装部队每年不低于十五天对其进行军事训练。

大统领府,荀彧坐在刘恢面前。

他递了一支烟给刘恢,刘恢接过来没有点上。

他看了一眼荀彧,“你的意思是南方一些郡土地面积太大了?”

荀彧点了点头,“大统领,南方的郡我们基本是继承朝廷而来。

当初朝廷这样划,主要是南方人口太少。

随着不断开发,南方人口增加很快。

一些郡人口增加是一回事,主要是面积太大,各郡不便于管理。”

刘恢点燃香烟,赞同的点了点头,这点他是知道的。

南方扬州和交州、益州个别郡比未来一个省还大。

华夏现在减少州这一级,地方上就是郡—县(区)—乡镇—村,以牂牁郡为例,比后世贵州省的面积还大。

交通又不便利,很难对地方进行管理。

“荀院长,让华夏负责地理勘测的人将各郡地理面积、山水、人口数量等拿出一份方案出来。

你也清楚,今天的华夏并不是谁一个人能一言而决。

这事必须要通过百姓大会才能实施。

不过,这事眼下不用急,最好是让地方提出来。”

荀彧笑了笑,他明白刘恢的意思,那就是等到地方政府感到力不从心时,他们会主动提出,这样更好解决,华夏中枢对地方不能过度干涉。

“大统领,各郡发展经济不用我们参与以后,我们的工作轻松了不少。”荀彧感叹道。

“我们现在都要转型,在我想法之中,未来大统领府,也就是像我们这样的一帮人,未来主要是制定战略,帮助国家把握方向就行。

地方政务主官都是民选的,他们自然会对其负责。”

荀彧想了想,“大统领是担心中枢干涉太深回到从前?”

“有这个担心,但是并不怕,因为这些人是民选的,他们不会听从我们。

就像去年地方不少太守批评我一样。

以前,朝廷那种结构,他们就算有意见,也绝不敢批评自己上级。

而去年因为各地订单问题,我们没少被他们口诛笔伐。

但是这是正常现象,说明他们搞清楚了自己职责。”

刘恢所说的这一点,荀彧也是感受得到。

刚开始被人批评,荀彧心里有点难以接受,后面看到有些人连刘恢都批评,他也就逐渐释怀了。

“大统领,对外方面,在贸易和军事上面有了雏形。

今后华夏政府应该还会做些什么?”

刘恢想了想,荀彧问的问题他想了很多年。

“贸易能让两个国家紧密联系,这是基础。

军事方面除了维护和平,也是要保障我们华夏的上院利益。

接下来,科技、文化将成为华夏对外的主要方向。”

“大统领指的是产业链吗?”荀彧问道。

“产业链只是其中一环,你应该知道,华夏为何要力推专利法案?”

荀彧回答道,“因为华夏可以通过专利法案,尤其是国际专利法案,对一些技术形成专利壁垒。

也就是说,我们通过率先研发的技术来限制其他国家进入的门槛。”

刘恢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