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8章 规则重要性(2 / 2)

“不能松懈,华夏有句古话:上梁不正下梁歪。

如果华夏官场腐败横行,那么平等将会消失,取而代之的就是唯利是图,金钱至上。

这也是为何坚持分权、监督、制衡的重要原因。

正如此前一篇文章所说。

和平时期,普通百姓连当汉奸资格都没有,就算当汉奸,也只能是手里掌握权力的人。

华夏这些年的进步,大家吃饱穿暖并不是我最高兴的事情。”

荀彧难得见刘恢有这么好的心情聊天。

“哦?难道大统领还有其他高兴的事情?”

刘恢说道,“吃饱穿暖只是果,并不是因。

追溯起来,真正的因是华夏社会制度。

真正让我高兴的是,华夏百姓、报纸敢骂我刘恢。”

荀彧有些不解,这难道是犯贱?

“文若,我也是普通人,你想过没有,朝廷那种制度,不要说县令,就是县衙随便一个差役普通人敢骂吗?

恐怕你前脚骂,后脚就被关起来了。”

荀彧赞同的点了点头,“何止差役?就是一个普通地主,庶民、流民、氓民见了都得鞠躬喊老爷才行。

不过,我理解大统领,因为现在的华夏离你心目中的天下不远了。”

刘恢吸了一口烟,“我们这些先行者,主要作用是帮助华夏建立规则,这条规则的核心,就是杜绝独裁统治,一旦回到一个人决定华夏百姓命运时,那才是整个国家百姓的悲哀。”

“以前我也不懂,直到跟着殿下到辽东,我才知道,权力对于一个国家的危害。

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易子而食,并不是这片土地百姓不勤劳,也不是这片土地百姓不聪明。

真正原因是这片土地百姓太善良。

长期的统治压迫,让大家都不知道还有反抗二字了。

大统领心里高兴,是因为看到这里百姓不再轻易被人愚弄。

很多人都有了基本的是非观念。

只有保持是非观念,百姓才能保护自己利益。

才不会被一些人一大堆假大空的话所欺骗。”

刘恢笑着看向荀彧,现在的荀彧和自己刚认识的荀彧区别很大。

那个时候的荀彧心里装着的是刘家江山,他忠的是刘家,而如今的荀彧心中忠的是华夏六千多万百姓。

“文若,这一世遇到你们,是刘恢的幸运。”刘恢有感而发道。

“大统领帮助荀彧想明白了此前从未想过也不敢去想的问题。

可以说,是大统领帮我重新建立了人生观和价值观。

用叔父的话说,大统领让所有的人明白一个道理:权力不能私有。

一旦权力私有,地狱之门就会开启。

要真正说谢的,应该是我。”

这一刻,刘恢感到很欣慰,因为他知道,谁也很难让华夏重新走回头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