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9章 感叹(2 / 2)

记者接着问道,“大统领,华夏各地南方快速发展,未来会不会南方超过北方?”

这个问题可以说十分尖锐,搞不好就是南北对立问题,但是,现实数据是,这两年南方经济增长速度的确高于北方。

“你应该是看了华夏统计部门的数据以后得出的结论。”

记者没有反对,而是认认真真的点了点头。

不少人也在期待刘恢的回答。

刘恢接着说道,“自古以来,北方都是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历史上,南方大发展追溯到隋唐时期,真正追上北方是南宋时期),北方底子要厚一些。

就好比你收入1000华元变成1200华元容易?还是2000华元变成2400华元容易?

这是不言而喻的,肯定是前者更容易一些,因此,单纯看数据未必准确。

不过,南北都是华夏土地,各有优劣。

南方胜在气候,北方胜在底蕴。”

刘恢继续说道,“以我个人的看法,南北各地都要发展自己的产业。

这些年,辽东的发展告诉大家,只有当最聪明的人去搞科研、教书、开办公司,当地的经济才会更好。

我这里没有歧视任何行业的意思。

我想表达的是,我们要放弃传统读书为了当官的思想。

各行各业都能使自己发热发光……”。

刘恢说了一大堆,不少人点了点头。

“大统领,华夏未来大学多了,是不是意味着大学生就变得廉价了?”一名青年得到了提问的机会。

“这种想法并不符合逻辑,大学生多了,就能创造发明更多新的东西出来,也会涌现更多行业。

就像朝廷时期,读书目的就一条路,那就是做官,而华夏今天,读书做官和当公务员的比例不到5%,怎么也不能说多了就代表廉价。”刘恢认真的回答道。

“大统领,华夏最新的环保法对一些行业工厂进行了区域限制,这样会不会影响行业发展?”

刘恢回答道,“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决不能建立在牺牲百姓健康的基础之上,这是华夏政府的底线。

众所周知,很多化工行业对人健康危害十分大,因此,我们不允许在人居住较多的区域建厂,并且增加了环境评估,这个评估是各地百姓大会来做。

这样的确影响审批速度,但是,为了安全,不得不这样做,我们不能影响水源和当地生态。

无人区都要对水源进行评估。”

别人或许不知道,刘恢太清楚了,工业是一把双刃剑,的确能富民强国,但是,搞不好就会给当地百姓带来灾难。

刘恢对着人群喊道,“百姓们,都不要急,一个一个排好队,慢慢走。

大家维护一下治安。”

刘恢说最后一句话,明显是对着当地公共安全局的工作人员说的。

不少人看向刘恢,并不想离开。

很多人立在原地,一点走的意思都没有。

“百姓们,走吧!不要影响其他人,我们还会见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