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接着忽悠(1 / 2)

轲比能见对方回答的那么爽快,好像对方做事多么光明磊落似的。

不过他很快收起了怒意,毕竟魏人干这种事不是一天两天了。

他与魏人也没有感情义气可言,皆是为了利益罢了。

胡寻大大方方的坦然道:“实不相瞒,步度根不足为信,所以我们选择了大人您。”

轲比能心中冷笑,他本以为自己已是反复横跳的老手了,谁知道这魏人竟也“变通”得如此迅速,还完全没有心理负担的样子。

他又思考了起来,步度根一开始就是跟他合谋背叛了魏人,后面又在平城摆了魏军一道。

所以他得出结论,无论如何魏人也不会跟步度根谈合作了。

一番头脑风暴后,轲比能终于开口:“那如果我同意了,该怎么做?”

他打算姑且先答应下来,走一步看一步,至少能在平城待着之后的事情就有得盼。

胡寻道:“大人若是同意,在下即刻修书一封告知平城守军,等大人到时,自会开城相迎。”

见对方面带笑意,轲比能又不自觉得警觉了起来,“你们不会耍什么花样吧?”

胡寻笑意更浓:“这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况且我大军并不在平城,大人还在担心什么?”

“你要不提我还忘了。”轲比能忽然缓过劲来,“你让你的军队后撤三十里,不行,六十里!”

胡寻道:“为了展示诚意,我大军可即刻退出雁门关。”

轲比能大喜:“一言为定!”

...........

平城。

在得知轲比能同意归附后,夏侯献建议秦朗撤出雁门关。

而他为了更快得知步度根那里的消息,于是决定带着几名亲兵不跟大军返回,而是走小路避开鲜卑耳目,北上进入平城与牵弘汇合。

一日后两人在平城碰头,此役布了这么大一个局,终于到了收网的时刻。

其实两人在得知轲比能和步度根都接受了招降一事,一开始都很惊讶。

按照原本的计划是分三种情况的。

第一种,两人都不接受招降。

那就洛阳中军直接北上进入平城威慑,若是谁敢交战,就南北合击,能歼灭都少算多少。

第二种,两人其中一人接受招降。

那就真的让他进城,就煽动他去攻击另一个。若是他不同意,就索性把城池丢给他,然后佯装撤军,另一方得知此消息后定不能容忍,之后便坐山观虎斗。

第三种,就是如今这样,两人都同意招降。

那就好玩了。

只需紧闭城门不让任何一方进入,等另一方到来之时,正好撞个满怀。

接着我军只需在城楼上为两方摇旗呐喊。

当然了,那时的两方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不太可能会合力攻城。

就算真的这么做了,以现在平城八九千守军,撑个七八天等秦朗军再折返回来也是够的。

然而,不出意外的话,要出意外了。

轲比能果真鸡贼,他留了个心眼,等确认到秦朗军真的后撤了很远之后才动身。

这便造成了步度根先行两日抵达了平城城下。

二人一开始决定先拖延时间,命令步度根的军队全部缴械进城。

警觉的步度根断然拒绝了这个要求,就这么在城外僵持了一天。

之后步度根主动要求,说只带五千人进城,其余人马在城外驻扎。

话都说到这了再不同意,倒显得自己招降的态度不诚恳了。

于是夏侯献跟牵弘商议后便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