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袁上任辽东巡抚之后就按照他的策略,在辽西走廊修起了堡寨,也就是那套“结硬寨”、“打呆仗”的被动防御战略。
老袁一路从宁远把堡寨修到锦州,并且重新修建了被鞑子摧毁的锦州城,并且在锦州城往前面继续修,一路推进到小凌河、大凌河一带,并在这两地接连修建堡寨,如果没人拦着老袁能把堡寨给修到沈阳去!
皇太极一见这个情况还得了,便带着鞑子兵冲过尚未修建好的两凌河堡寨直扑刚刚修好的锦州城。
结果又和他爹一样被袁崇焕给打退了,这就是那个所谓的“宁锦大捷”。
这一仗对鞑子杀伤依旧有限,和宁远之战一样只是一场成功的防御战而已,不过这对明军来说已经很难得了。
但要是按照当时的标准那也确实可以称得上是大捷,毕竟连鞑子头目亲自领兵来攻都被击退,这不称一声大捷也说的过去。
不过还是那句话,这种防御战且未能对敌军造成有效杀伤的战役,从理论上来讲根本不能被称之为大捷,顶多就是一场小胜而已。
老袁在锦州打退皇太极之后便更加坚定了他那套结硬寨打呆仗的战争思路,于是便一门心思的扑在关、宁、锦防线上。
在此期间先后提拔了祖大寿等一批优秀的汉八旗将领。
并为大清入棺之后打造了一支能征善战的关宁铁骑,从东北山海关的一片石一路打到西南缅甸的咒水,为大清立下了汗马功劳。
...
紧接着朝廷的政治局势又发生了变化在天启七年朱由校掉水里淹死了,挂树上的那位上台了。一个下水一个上树,这哥俩也算是绝了。
这一朝天子一朝太监,魏公公也就顺理成章的被朱由检给做掉了。
魏忠贤倒台之后东林党重新上台,在崇祯初年朱由检的授意下东林党展开了对阉党的全面清算。
作为前东林党堂徒、现阉党党徒、两面派的袁崇焕袁抚军的内心是慌的一批,因为老袁心里清楚他这种二五仔是最招人记恨的。
不过好在当时朱由检虽然帝王术还不到位,但是也懂得不能让某一个政治派系一家独大这个道理。
于是便将打击阉党的范围给局限在一个小范围之内,只有阉党的核心人员才被定性为逆党,像老袁这样的两面派二五仔外围成员则不在打击范围之内,这也使得老袁躲过一劫。
不过从现实角度考虑朝廷也不可能对阉党进行全面清算,当时从朝廷到地方上,从三品以上的官员谁没得魏公公修过生祠,谁没给魏公公送过礼?!
真要是全面清算的话整个大明朝的行政系统直接就瘫痪了,到时候东虏也不用费那个力气攻城,直接进来接收就完了。
所以将阉党的打击范围给局限在一小撮人里面是正确的选择。
就这样老袁又厚着脸皮去找钱龙锡,向当时的东林党魁之一的钱大次辅再次递交入党申请书重新加入东林党,当时的老钱估计也是很恶心老袁。
不过当时正值用人之际,像老袁这样能去前线卖命的官员已经不多了,所以老钱捏着鼻子也就重新接纳老袁,并向朱由检举荐老袁当蓟辽督师。
朱由检接到老钱的送过来的袁崇焕简历之后便亲自面试了老袁,老袁这回见往上爬的机会来了,于是便故技重施再次在朱由检面前吹起了牛逼!
这也就是后世老袁受到争议源头的那句话。
“五年复辽!”
这他妈的是一个敢吹,一个敢信!简直就是一个没头脑遇到一个牛皮匠!
不过有的时候也要从当时的现实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朱由检当时虚岁十八实际年龄才十六岁,这个年纪不过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而老袁已经是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的三四十岁的老油条了。
一个老油条遇到这么一个小年轻可不得给他忽悠瘸了!
不过朱由检这人也是记吃不记打,在后面二三十岁的时候接着被杨嗣昌忽悠,又被孙传庭小忽悠了一把。
孙传庭在忽悠朱由检的时候也是和老袁差不多,说什么“五千精兵足以灭闯”,这和老袁的“五年复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有人会说当年牢孙在苦窑里蹲了三年不知道外面的形势才说出“五千平闯”那话出来,其实这种可能性完全没有。
牢孙当年在当陕西巡抚的时候常年和农民军作战,他剿灭高迎祥用兵都不止五千,怎么可能认为五千兵就能平闯呢?!
所以牢孙当时就是瞧出来朱由检这人喜欢听大话,索性就先把牛皮现给吹出来,好让朱由检把他从苦窑里放出去继续当官。结果朱由检又一次被下面的官员吹牛逼给忽悠住了。
这也充分的说明朱由检这人不适合当皇帝,这种人说不定种田都种不好,被人忽悠的秧苗和草苗都分不清。
只配和他老祖宗一样拿个破碗去沿街乞讨。
朱由检一听老袁说五年复辽这可把朱由检给高兴坏了,立马加封老袁正二品兵部尚书、都察院都御史、督师蓟辽军务、兼督天津、登莱军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