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围点打援之策(2 / 2)

话音落下,群臣纷纷交头接耳起来,场面十分的嘈杂。

“梁王,臣有一计,可保晋陵、武康不失!”一个阔脸长须的大臣站了出来。

沈法兴抬眼望去,正是府掾李百药,喜道:“卿有何计,快快讲来!”

李百药,因为生来体弱多病,其母以百药之名命之,希望他能健康成长。

他原是隋时太子杨勇的通事舍人、东宫学士,杨广继位后被贬为建安郡郡丞,还没到建安赴任大隋就没了,被迫投向沈法兴,被任为府掾,以为重用。

“梁王,欲救武康,非大兵不能尽其事,然若从晋陵分兵,则晋陵兵力不足,将无以面对杜伏威的强攻。”李百药用手指指了指西南方向,继续道,“臣闻吴郡有一贼首闻人遂安(复姓闻人,名遂安),手下有四万贼兵盘踞在昆山,梁王可遣一使者前往昆山,晓以利弊,多许利益,其将为我所用,正好令其前往武康增援,此为不动本之外援也!”

沈法兴低头沉思,好一会才说道,“闻人遂安肯听孤的调遣吗?”

“人多逐利,况贼乎?”李百药不紧不慢地回了一句。

“好,既然如此......”沈法兴巡视了一下众人,随即点名道,“徐令言,孤知你是个能辩之士,此番为使,非卿莫属。”

就在沈法兴派使者前往昆山搬救兵的时候,裴仁基正如沈法兴所料,在攻下乌程之后迅速南下,将武康给围了个水泄不通。

裴行俨见裴仁基并不着急攻城,只是围而不攻,不解道:“父亲,武康乃贼之命穴,何不一举而破之?”

“俨儿呀!”裴仁基抚着山羊胡笑道,“兵法有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如武康此等坚城,非一朝一夕之功也。我的目的不在于强攻武康,而是攻其必救,围点打援,歼敌有生力量于野战。”

听到这,裴行俨顿时明白了过来,喜道:“原来父亲是这番打算,孩儿佩服!”

“哈哈哈!”裴仁基拍着裴行俨的肩膀道,“俨儿什么都好,就是太莽撞了,蛮力只能逞一人之勇,行军打仗,还得靠脑袋才行,这一点你得多跟你弟弟俭儿学习,多读点兵书,将来才能独揽一方,并不是每次都有我给你充当大脑的呀。”

“额......”裴行俨摸着后脑子尬笑一声,“孩儿知道了。”

吴郡,昆山。

此时的闻人遂安正在调戏着新抓上来的压寨夫人,不过看样子还没将那女子拿下。

“我的好娘子,你就从了我吧!”闻人遂安一边解掉身上的衣服,一边紧盯着那女子的两只大兔子道,“跟着那小书生有什么好的?这乱世之中读书是最没用的,从了我,要啥有啥,不比随那穷酸书生吃野菜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