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先祖保佑(2 / 2)

同时进行养地和淘金。

养地自有一套流程,族人擅长种地,这方面当然没问题。

至于淘金是魏安建议的,山坡上的金矿先不动,河里大量的金沙掏出来也是一大笔财富,而且来的容易。

如今天气热,在水中作业也不冷。

等天气转冷,可以再挖山坡上的矿。

本来这个年代就属于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而且天冷之后普通百姓活跃度降低,更不容易发现谷中采金的活动。

田地六年免税,那么税吏六年不会上门。

这是公田,也不需要交粮给邓氏,邓氏也不会上门,那魏氏就有足够的时间发展。

不过黄巾乱将起,中平六年(183)冬之前必须赚钱将堡坞建好,或许直接建在那金矿所在的山坡上也是个好主意。

同时当路也需要修一寨,防止他人侵入窥视。

魏安最后建议道:“各位尊长,我们魏氏需要谨慎行事,但也要自立自强。族中有了利益,应该安排族人练武读书,这样即使日后被发现,我魏氏也能自保。”

“练武,读书。”众人交头接耳一番,点点头。

世家大族都是如此培养子弟的。

邓氏的嫡系和庶出子弟从四岁便开始启蒙教育,六岁开始习武。

随着他们逐渐成长,家族会根据他们的特长进行传授。

邓氏拥有数万亩良田和无数佃户农奴作为后盾,以前魏氏没有条件,有金矿后,那可要提上日程了。

魏氏人还是太少了,只能往个人精英发展,否则日后利益也守不住。

“练武,我等魏氏还得看子行与安,你等师父所传武艺,可否外传?”魏兴问道。

学习武艺需要耗费大量资源,其中进补以补充身体损耗只是其中之一。

更重要的是掌握正确的方法。

自己盲目练习可能会导致问题出现,长期按照错误的方法练习会积累内伤,轻则受伤,重则早逝。

因此,名师的指导至关重要。

名师尤其是那些传承有序的名师,通常掌握着好的方法,能够避免徒弟走弯路。

然而,师承往往伴随着许多约束和规矩。

徒弟学成之后往往只能将所学传给自己子嗣,外传则被视为忌讳。

同时收徒也要得到师父的许可。

同族各房经过百余年繁衍,辈分大小不一。

一些奶娃娃你有时候还得喊叔喊爷的,若都收为徒,乱辈分。

若是不收,又不合适,况且魏氏人丁不旺,多一个人便多一份力量。

“我恩师倒无忌讳,只是偃月刀乃重兵,非常人可学,强学或可伤及自身,根骨潜质俱要上佳,且需从小打熬筋骨方可。”魏勤说道。

“族中众人,唯有阿壮与虎体格勉强合适,可惜,阿壮与虎对刀法的悟性。。。”魏勤看看魏壮,无奈道。

以前阿翁不是没想传刀法给族人,让壮叔和虎也练了一段,发现他们根本领悟不了。

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两人是入门都入不了,但是在用锤上倒是颇有心得。

魏虎天生力大,对锤法的领悟更上一层,比壮叔还要强上几分,是青出于蓝的代表。

如今村中武力天花板依然是魏勤,魏安自学戟法后,能在阿翁手上过三十招,因为在力量、经验都受压制。

魏虎缠着魏安要过招,靠着力量上的优势也能打上五十招,但是差在招式精妙。

可惜的是,族中没有其他人懂得锤法。

他作为第一个尝试者,只能依靠自己的悟性慢慢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