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县令亲临:魏氏田产引轰动(1 / 2)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恍惚间就到了中平五年六月。

在三位大师的悉心指导和众多工、匠的共同努力下,村庄的围墙终于修建完成。

墙体由砖块、夯土、石块等组成。

外层是砖头和石块,内层是夯土,这样的防御力甚至不怕攻城武器破坏。

同时在不计成本的雇佣人力之下,魏安家中的宅院修建也基本完成。

借着这两个工程,魏安的奴仆中还诞生了一批木工、烧石工、砖工、瓦工等。

壮年农奴售价三万钱,若是掌握手艺的工奴,身价得翻一番,价值大增。

村子原本都是上盖茅草的夯土小院,有的年数久远不好修缮。

便如魏石家的宅院,修修补补,基本上可以推倒重来了。

如今多了一些熟工,加上族里本来一些族人就会手艺活,魏兴终于决定将各家的房子也都统一重修一番。

重修的决定定下后,魏兴借着机会找了三位大师,先为村子整体进行规划。

这种小村庄的建筑规划对三位大师来说是手到擒来。

在他们的规划中,原本的夯土墙农家小院都会建成类似魏安家的四合院。

当然不会建那么大的四合院,每家都修一个二进的小院,也就是外层的倒座房加上一个一进的院子。

每个院子差不多是六百平米左右,跟原先的小院子占地面积相差无几。

原来院中会养些牲畜,如今被大师规划都集中放在靠近曹河的一块地中饲养,这样每家宅院便不会有异味脏乱。

牲畜的粪便亦方便收集用来制肥。

族长与魏柳氏商议后决定将村里的旧屋直接拆一半,先留一半住人。

拆了房的族人便先暂住到魏安家中,待自家房子修好之后,再搬回自家。

规划是这样,不过具体动工也要等农忙后了。

如今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是收粮。

还有一件重要的事。

经过两年的时间的绿肥、沤肥,如今也可以到了收获的时候了。

第一年魏氏还是谨小慎微的,怕肥料有问题,只挑选了二十亩地进行验证。

今年算是肥料使用的第二年,直接扩大到两百亩地进行验证。

一百亩用的纯绿肥,五十亩用的堆肥,五十亩用的沤肥。

在得魏氏通知后,乡有秩、县丞、田曹掾都齐聚魏氏。

又一番祭祀之后,族长下令开始收粮。

这次收粮与以往不同,所有族人与奴仆按照施肥田地的不同进行集中收粮。

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中,两百亩用肥的田地很快就收割完成。

众人全力的脱粒,旁人把脱下的粮食一颗不剩的收集起来,然后称量,让众人过目。

“如何?”

众人皆伸长了脑袋等着统计的魏祠。

“绿肥之地百亩地,合一百八十七石又一斤,亩两百二十四斤又六两。”

“沤肥之地五十亩,合九十五石又三十二斤,亩两百二十八斤又一十两。”

“堆肥之地五十亩,合九十五石又八十五斤,亩两百二十九斤又一十一两。”

听到魏祠大声报的粮食重量,众皆哗然。

围观的都是懂田事的,三种地的产出,都算高产了。

县丞目光亦是火热,一挥手,“且再收无施肥地,再观之。”

不止魏氏众人去收割,那些家中无地,靠在魏氏修房帮工赚钱的人也都纷纷下地帮忙收割。

人多力量大,在众人的动作下,很快就收了两百亩地的粮食,然后脱粒称重。

大家都做的很仔细,绝大部分麦粒都脱了出来,一些人自发去捡地里的麦粒麦穗,都放在量器之中。

众人紧锣密鼓的将所有粮称量,然后看魏祠一一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