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魏氏引领,苕子助农(2 / 2)

只不过南阳大姓太多,不得已退走,由袁术占据。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如今许多事都生变故,将来的事也说不准了。

一连几日,魏氏这边加紧抢收粮食,并随即播种苕子。

···

与此同时,在洛阳城中。

何苗虽为越骑校尉,这职位却是养贵戚的闲散武职。

他本身素无大志,与人交际少。

除了必要的朝会,再与何进、何皇后、母亲舞阳君见面外,基本上都是在家中读书。

这一日,却被皇帝派人叫到了北宫。

何苗到后,宦官当即将一封奏表交到他手中。

何苗一头雾水,自己基本上是不参与政事的。

“叔达,你且看看。”刘宏和颜悦色的说道。

“喏。”

听到皇帝的话,何苗翻接过奏表看了起来。

平氏县粮食增产,增产之肥已用两年颇为可信,建议广布。

何苗在后面看到了意想不到的名字,魏安。

这小子发现了令粮食增产之物。

看完后,何苗心中暗喜,“虽说还未成婚,但陛下已赐婚,准女婿若再立大功,我思儿日后无忧矣。”

至于何思日后受不受魏安喜欢,何苗倒是不担心。

思儿貌美,温润可人,性子随自己,不喜争抢。

即使魏安不喜欢,也不至于生厌,孩子这辈子稳稳当当的了。

“越骑校尉,越骑校尉。”

...

经过小太监的提醒,何苗慌忙将嘴角的笑收起来,向皇帝告罪:“是臣失态,请陛下降罪。”

“哈哈哈,无妨,无妨。”刘宏笑道。

“叔达,朕已令大司农派人去平氏县收集种子,于东南郡县试之。

你便一同前往,一睹你之郎婿风采,亦为其张目,以防他人动其大功,如何。”

见皇帝如此愉悦,何苗也放宽了心。

听到皇帝的要求,便点头答应了下来。

魏勤他是见过了,生的威武雄壮,仪表不凡。

但这准女婿他还没见过,他不止自己要去见,也让女儿去见见,省得女儿在家中整日患得患失。

···

原本塾师的工作由叔公魏福承担。

但如今魏骥在长安卢公处求学,叔公因年事已高且心系孙子,担忧自己离世前无法再见孙儿一面,因此有意前往洛阳守护。

这样一来,族中就缺蒙师了。

虽然魏安也识字,但他并不适合授课育人。

族内兄弟子侄天赋参差不齐,学的比较好的已经去官学读书了,剩下一些榆木脑袋还有刚要启蒙的小萝卜头,足够让人头疼的。

魏安不想爆血管,便建议族长厚赏并四处张榜招人。

翌日一大早,有了个好消息。

经过长期的张榜招聘,并不断提高待遇,魏氏终于迎来了应聘塾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