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冠礼与志向:魏安与徐荣的夜谈(1 / 2)

魏安自然知道行冠礼是大汉士庶成年的标志,南阳这边百姓普遍是二十岁行冠礼,这也是从祖辈一直传下来的礼仪。

但因为生存条件恶劣,为了能尽快传宗接代,百姓的结婚的年龄却非常灵活,族内许多族叔都是先结婚生子,后行冠礼。

就如同一些族内兄弟如今未行冠礼,却先定了亲。

从羽林左监对魏虎的指点中可以看出,是否行冠礼大概跟后世组织想要提拔重用一个人,是否已婚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一样。

“不日,吾将告假归乡,与吾父商议当早行冠礼,兄长有大功、孝子之身、兼名望在身,亦宜早行冠礼。”

看到这里,魏安努力回想相关内容。

“似乎士族很早便可以行冠礼,他们行冠礼的岁数也是灵活多变的。”

士族为了让子弟尽早承担族务和家庭责任,行冠礼的年龄确实比百姓要早。

得了魏虎的提醒,魏安心中也有了一些想法。

在思索的时候摸了摸头发。

如今魏安魏安算是束发之年。

就是将头发梳理整齐,然后束成发髻或发辫,用发带或簪子固定。

当然更小一些,如十三四岁以下,便会梳成‘总角’。

总角就是将头发扎成一左一右两束,从两侧垂下。

若是行了冠礼,师、长赐了冠,此后就可以戴冠,看起来也庄重些。

“行冠礼,该由阿翁主持,再请一个大宾,由这个大宾来赐字。”

以魏家如今的地位,行冠礼时可请有文化之人为子弟赐字。

“不知我会被赐何字。”

魏安打算明日便写信给阿翁。

“阿翁回来暂时不现实,就请他指定一人来为我主持冠礼吧。”

决定后,继续看信的内容。

“兄长,吾入羽林,未如兄长当初所言按秩交钱,只是宦官索取五万钱。

吾推广马蹄铁有功,陛下再赏十万钱,加之家中托娄氏带的钱财,如今足用,不必担忧。

兄长,今日吾锤法略有所得,归乡之后,当向兄长讨教一番,还望兄长不吝赐教。

弟虎顿首。”

魏安笑了笑,摇了摇头。

你进步,我也不是原地踏步。

徐荣一直羡慕的盯着魏安的马,见魏安摇头,出言问道:“魏小郎君,因何摇头?”

魏安想了想,问道:“徐兄,不必称我为郎君,称呼我为安便可,虎来信说是为国立功成了左骑之羽林郎,却被宦官索贿,我因而摇头。”

徐荣笑笑道:“好,那我便称呼你为安。宦官索贿之事由来已久,我当初上任,便送了十万钱,虎有前功因而贿钱只是半数。”

“还真是如入史书记载入钱各有差。”魏安心道。

据《后汉书》记载说,灵帝从光和元年开始卖官。

原文提到:初开西邸卖官,自关内侯、虎贲、羽林,入钱各有差。私令左右卖公卿,公千万,卿五百万。

两人开始聊起来,从名马聊到美酒,聊到魏安的武艺,又聊到博虎的猛人,魏安又聊到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