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供应全世界(1 / 2)

开完会,张逸哲找到王皓文,说起之前交代的事,“你有打听出来,那些DVD、录像带租赁公司,是否有互联网点击授权没?”

王皓文说道:“我让法务部审查了下签署的租赁合同,不是所有DVD、录像带租赁公司都有,部分有。”

“我在目前最大的两家租赁公司金阳和百达的租赁合同上都看到了这样的条款,只是所用的词语不同,为此专门问了下律师,确定可以视为互联网点播服务授权。”

“金阳因为主打互联网选片,然后线下快递DVD,所以一开始就要了这条授权。”

“百达是录像带租赁,有这一条款很奇怪。于是我问了下百达那边,确认对方获得的影视授权都有这一条款,还了解到其中原因。”

“百达拥有这条授权,是因为看到金阳租赁公司开通了网上选取DVD,然后提供邮寄服务。而那段时间互联网正火热,所以百达跟风建了这个一个网站,好让大家在网上选择录像带,然后由线下门店来配送。”

“所以,为此,百达专门找影视公司更换了授权合同。”

说到这里,王皓文笑道:“百达的这个想法确实不错,如果放在十几年后,这个做法说不定还真能取得一定的成绩。”

“问题是,前几年,互联网用户才多少,而门店为了配送必须增加配送员。”

“所以,那段时间,百达的用工成本增加不少,而业务却寥寥无几,最后这个业务是无疾而终。”

“但是,授权合同相关条款却没有更改,所以一直延续了下来。”

百达是老牌的录像带租赁公司,成立近二十年,一直干录像带租赁的活,拥有几万家门店,随便一个镇最少有一家百达的租赁门店。

而金阳也是干影视租赁,不过不是录像带,而是DVD。他是互联网火起来的时候成立的公司,成立到现在也才五年多。

因为互联网和DVD的迅猛发展,让金阳这个DVD租凭公司跟着迅猛发展,现在都能和百达比肩。

“这点上,百达还真有先见之明,只是太超前了。”张逸哲感叹一句,然后说道:“只不过,有这个眼光,他们依然困死在录像带,没考虑转型DVD。”

王皓文笑道:“他们不是没考虑到,只是考虑到了也没用,转型成本太过高昂。”

“从录像带转到DVD,需要海量的DVD光碟。每一片光碟,正常销售是20到30,海岛的影视公司给他们的价格是5到10,这还是因为百达需要的量大,而且是长期合作,这才有优惠,否则10块起步。”

“其中,光碟成本并不高,大头是娱乐圈各大影视公司的版权成本,而这还没算每次租赁的抽成。”

“花费巨大的成本来刻录海量的DVD,到时候花费巨资搞来的满仓库录像带,最后只能报废,这是有些人不想看到的。”

“这样的话,还不如原来的录像带继续租赁,新出的电影,还有后续采购都换成DVD就是。”(参考了下正版的情况:好莱坞是如何从DVD里赚钱的,有兴趣的可以去了解下。)

上辈子,DVD变成烂大街的货,还多亏了国内的死命压榨,供应全世界,这才能成就奈飞。

这辈子,帝国人工成本高企,加班都难,更别说夜班。

加上关税拦截,进口的没那么容易,DVD碟片和影碟机没那么普及。

所以,百达这个录像带租赁还能坚挺的活着。

但DVD的普及却不可逆转,而且速度正在加快,更何况后面还有来势汹汹的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