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哥们儿背后站着一堆外挂(2 / 2)

凌平其实已经演过《还珠》好几场戏了,但每次演一些激动的戏份时,身上总会起一层鸡皮疙瘩。

这可不是快感啊!纯粹是尬的……

一方面来自于台词的尴尬,比如穹瑶喜欢用一些抽象的成语来表达表演的意境,特别是情绪化的用词,类似怒、喜、惊之类的。

无怪乎演过她的戏的人,基本都容易养成浮夸的习惯!

另一方面,他很不喜欢这种过度的表达。

如果评价凌平的戏,应该用“分寸感”三个字来形容,倒不是说演技有多好,而是他习惯用心理表达来代替肢体表达。

这或许和他看了许多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有关,渐渐在脑海里形成一种认知:一个正常人的能量是有限的,每一次情绪的消耗,其实就是一次能量的消耗。

这就像人大哭大笑之后,心里会感觉失落一样。一个人的一天,极少会有非常激动的情绪表达,大部分都是平平淡淡,更别谈像穹瑶剧中这种歇斯底里,贯穿始终。

这不是人,是哥斯拉!

能够准确表达出正常人的感觉,应当心理活动外放为生理反应,比如一次眨眼,一个呼吸……

所以凌平前几天的拍摄很不顺利,因为他越陷在自己的表演维度里出不来,就越和穹瑶剧格格不入。

一旦你极力呈现的不是导演想要的,就在根本原则上与剧情本身发生了背离。

凌平当时很苦恼,甚至一度生出罢演的情绪。他想请教胡君,可毕竟不在一个剧组,又觉得不好意思。

再后来,他想到了张宋文!

要知道,后世的张宋文就是以表演教学出名,哪怕这时候不是完全体,对于表演理论和实践的经验,都不是凌平能比的。

他将问题跟张宋文一说,人一听就知道症结在心态上——自始至终,凌平就没瞧得上穹瑶剧。

或许是后世反穹瑶的短视频看多了,凌平面对穹瑶剧时,内心时不时会有一种莫名其妙优越感,总觉得演这戏是施舍,没必要多费心思。

张宋文道:“一个好的演员,一定是有自己的风格和独特的理解。但这种因素,不是成为一个好演员的关键。”

“演员是要为戏服务的,把太多自我的意志强加在角色上,那种不是好演员!”

“真正的好演员,就是要既能满足剧情,又能满足自己,这是个慢功夫,得多攒经验,有天赋的后面自然就悟了。没有天赋的,大概也就止步于此,但也能混口饭吃……”

凌平听了全身一颤,他感受到一种直面傲慢的恐惧。接着就是沉默,安静到身边听不到任何声音。

张宋文说的其实和当初胡君告诉他的大同小异,就是要先练内功!把角色演好了,再悟自己的东西。

可段誉的成功让他傲慢,让他沾沾自喜,不知不觉生出一种演戏不难的错觉,直接就要迈过攒戏的阶段,开始悟自己的风格。

这就像武侠小说里的角色,内功不到火候,强行修炼一门神功,到最后肯定是走火入魔的下场。

“呼……”

凌平长呼一口气,心头郁结尽去,身体那种焦躁感也逐渐消弭,整个人放松下来。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张宋文无愧为明星教师,几句话就让他获益匪浅。

这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就像武林高手顿悟,虽然没有实践,但自我感觉确实是涨戏了。

而今天这场戏,就是检验成果的时刻!

就像周结知道凌平最近ng次数太多,所以憋着坏想让他出丑。

对此,凌平只想哈士奇指人——

嘿嘿,想不到吧,哥们儿背后站着一堆外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