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鄙人陆征!(1 / 2)

余东自认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人物》杂志曾这种评价过他——“对第一很看重”。

从小到大,余东无论干什么事,都得是第一,正因为这股子劲,仅仅毕业3年,他就被提拔为京城电影厂史上最年轻的副科级干部。

可惜,余科长并没赶上一个好时代,刚准备大展拳脚时,就赶上了中国电影最惨淡的十年。盗版DVD和录像厅大行其道,放映场所逐渐流失,全国电影总票房不过几亿元。

而此时国有制片厂又开始改制,余东所在的北影厂也被“并入”中国电影公司,最终成立了中影集团。

余科长便在这种时代变革中被顺利优化,从一步登天到一无所有,仅仅只用了一天。

于是在1999年,生性要强的余东干脆下了海,拿着东拼西凑借来的30万成立博纳,自立门户做起了电影发行。

余东的赌性很重,第一单生意就想玩波大的,为了拿下电影《说出你的秘密》的发行权,直接把全部的30万押给了当时的影片导演黄建新。

这部电影最后大卖了1000万,博纳因此赚了50万。

但真正让他尝到电影发行甜头的,却是另一部小成本香港电影——《我的兄弟姐妹》。

余东在2001年将这部电影带到内地,狂卖2000万,制片人文隽回到香港后,疯狂向同行安利余东此人,余东也顺势和很多香港影视圈的大佬成了朋友。

再后来,港圈北上,余东凭借之前的关系,成了这股浪潮中最直接的受益者,并充分享受到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余晖,将诸如《无间道》《家有喜事》等一些热门港片的发行权,尽数收入囊中。

至此,博纳开启了开挂式一路狂飙的生涯,余东也成了国内发行行业举足轻重的人物。

凌平听着陈金飞的介绍,心里并不轻松,反而感觉十分沉重。

余东某种程度上,和他非常像。都是那种赌性很大,明确目标后,不择手段,且轻易不改其志的人。

这样的人,意志如铁,狡猾如狐,绝不会因为三言两语就改变自己的决策,特别对方如今和港圈处在蜜月期,急需一些手段和魄力来展示自己站位港圈的坚定立场。

凌平其实并非只有博纳一个选择,但是相比起国内其他发行公司,市场化更高的博纳,无疑是凌平现阶段的最佳选择。

而后世国内另一家民营发行公司——光线,如今仍在深耕电视、综艺市场,一直要到06年才会发行第一部电影。

在一种沉闷的气氛中,陈金飞的劳斯莱斯开到京城朝阳区一栋大楼前停下。

“凌总,到了。”

陈金飞提醒了一句,凌平忍不住往车窗外望了一眼,大楼外面平平无奇,颇为冷清,并没有想象中车水马龙的情景。

但一进博纳公司内部,景象立刻不同,装修奢华不说,各种职业装短裙妹子也是往来穿梭,果然和后世新闻里的余东性格一样,尽显浮夸。

凌平刚摘下口罩,立刻就被人认了出来,一时间,整栋楼层都轰动了,无数打工人连班都不上,直接跑来要签名,要合影,比见到自己亲爹妈都激动。

工作陷入瘫痪,管理层赶紧往上报告,恰好遇到被外面喧闹吸引,跑出来察看究竟的余东。

见到被自家员工们团团围住的凌平,余东愣了一下,在看到一旁的陈金飞后,他很快就想起今天似乎确实和对方有约。

旁边的秘书察言观色,赶紧上前分开人群,凌平透过分隔开的道路往前望去,正好看到一个满脸笑容的胖子迎了过来,一边走一边伸出手道:“欢迎凌总,陈总,大驾光临!”

凌平见他这副模样,心里猛地一沉,自己先声夺人,故意搞出这样的动静,把公司弄的一团糟,对方却似丝毫不受影响,一点看不出异样。

能屈能伸,果然应了后世“笑面虎”的外号,后面的谈判恐怕不会很顺利。

“余总好!”

凌平脸上扯出一丝微笑,率先握手,歉然道:“不小心弄出点动静,实在不好意思。”

“小事!”

余东眼里闪过一抹异色,又转头和陈金飞笑着打招呼。

三人寒暄几句,这才去到余东的办公室里。

“余总,明人不说暗话,到底要怎么样,贵公司才肯发行我的电影?”

一入座,凌平便直入主题,生硬地问了一句。

余东依旧笑眯眯,眼睛都快凹陷进去,缓缓说道:“凌总这是什么话?博纳打开门做生意,一直都是怀着诚意和贵公司合作,这一点陈总想必也清楚,何来不肯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