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原来我们一直只是将领(2 / 2)

起初的空战打得那么凶,

就是为了打出气势,

避免帝国空军把他们当成软柿子,

现在看来果然取得了成效。

帝国来袭的陆军因为制空权的丢失,

只能是把部队集中起来一路推进,

已经被侦察机发现的就有一个满编的重型装甲师,

由中型、轻型坦克为主力的主战装甲师已经集结了三个师,

装备了足够装甲车辆和卡车的精锐步兵师超过十个,

按出兵数量推测,至少有近千门的重型榴弹炮。

既然空中力量没有被压制,

曼施坦因也就放心把麾下的精锐力量撒了出去,

能把战场选在敌人的底盘,

总比在自家领地打得遍地焦土来得好,

而在探知敌人只来了一路大军,

另一部分“轮训部队”和教导旅的一部分在其他方向展开了弹性扩张。

所谓弹性扩张,

是历经多次征服战场之后,

马歇尔整理出来的一套推进方式。

起因是部队进攻速度太快,

新占领地区的经济发展严重滞后,

反过来牵制了部队的进攻速度。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最终定下了连点成线、多线并进的核心点线发展策略,

围绕这些核心点、核心线,

主力部队也可以更加从容地拉扯敌军,

最终达到在运动中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目标。

为了满足前线部队的后勤需求,

庄小山闪电战称号自带的“畜力”特性,

极大促进了领地内部农场的牲畜产量,

源源不断的骡马成为战争初期最主要的运输力量。

这次在组队之后,

军团城也是闪亮登场,

以军团城为核心的铁路运输网也开始逐步构建,

在先锋军团长期的积累之下,

军团城的功能更加强大,

除了种类繁多、性能强大的军团装备,

还能够大批地精炼矿石、制作超越当前科技水平的核心构件等,

这也造成了军团城运输压力的急剧增加,

只凭着畜力和并不算多的卡车,

肯定是不够的。

好在短时间内还没有计划大量装备重型坦克,

军队对钢铁的消耗还不算大,

所以提前建造铁路对眼下的资源产量而言还是能够承受的。

庄小山在总指挥部忙得不可开交,

张宁几人却是各自驾驶着战斗机来回巡视部队,

见短短几个小时下来,

军体操的普及就已经使得领地的兵员素质提升了一大截,

各自心里也是十分惊讶,

纷纷开始主动收集各项数据,

准备要把自己丰富的特战经验推广开来,

尤其是高强度的飞行员训练方案更是重中之重。

这方面暂时是庄小山的能力盲区,

之前一直是先锋军团训练新兵时才会使用,

战场内招募的士兵甚至是军官都无法承受那种训练强度,

现在却完全不是问题,

稍微降低点强度就能在某个城市的预备役中找出几十上百能够承受的人来。

直至此时,

几人才真正认识到自己和庄小山的差距:

和他比起来,

自己等人自诩身经百战,

一直以来却还只是个将领而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