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考卷,杞人新语(三)(1 / 2)

易:老师,我又写了一段,是这样的:

我们的宇宙如何去描述它呢?有物质、能量等等一大堆,为什么我们知道有这些东西呢?归根到底,是因为它们是可以被认识的,正因为可以被认识,我们才能感知它们、测算它们、思考它们。于是我们就能反过来想,宇外虽然也有东西,但那些东西必须是不能被认识的!

这样,通过能否被认识,就给宇宙划分了界限。

当然,大家很不甘心,为什么宇外的东西不能去认识呢?努努力,加把劲!眼、耳、鼻、舌、手一起上,可还是白费力,根本不能感识、认识它们。要是能看清它们面貌的话,麻烦了,根据“海中的苹果”理论,宇宙又没边儿了。

为了方便称呼宇外的“那些东西”,根据它不可言状的性质,先叫它“说不得”吧。

这个“说不得”也许在嘲笑我们人类的思维能力有限。可是哪怕你再高级、再不可思议,我们小小的人类起码知道你是一种“有”,是一种存在。你既然不让我们用任何形式去理解,那我们就叫你“说不得”还不行吗?

后来我偶然在翻看古文时,发现老祖宗们早就给“说不得”起了名字了,叫混沌。说混沌是宇宙出现之前,阴阳未分、模糊一团的状态。咦?我费了那么大劲才研究出海中苹果理论,敢情中国的老祖宗们早就知道是这么回事了!难道是我杞家那位先祖研究出来的?可文献里也没记载啊。

大家也许奇怪,为什么我一定要研究宇宙的边缘,要看看宇外的样子。因为前文说过,如果我们的宇宙是注定要毁灭的,我想看看有没有可能让人类逃出去。

结果很可悲,没有任何可能!不论宇外是“说不得”,还是有着无数其他宇宙,我们人类都无法逃到一个可以继续生存的地方!人类越是发展,越要面对绝望!如果宇宙中有外星人,不论他们如何高深莫测,也不过是我们人类的难友而已。

我心情无比沉重,眼前仿佛看到了未来世界这样的惨景:

n年以后,地球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了,早就移民到了外星,然而对于所有的生命来说,整个宇宙都变得越来越难以生存了。

一个相貌英俊的青年,跪在临危的母亲面前,那位母亲在絮絮地说着久远的往事。最后,她挣扎着拉住儿子的手,说了句“孩子,对不起……”就撒手而去了。

青年的名字叫史梦,他已经是宇宙中的最后一个人。母亲临终前的那句“对不起”,是他们这个星球上所有的父母都说过的一句话。早在几万年前,科学家准确地预期了宇宙中生命最终毁灭的时间,各星球上的人类不约而同地节制了生育,因为他们面对可爱的孩子,无法忍心将这个残酷的消息说出来,无法让自己的后代亲历那可怕的宇宙末日!渐渐地,各个星球上的人类相继消亡了。

人类发展到这个阶段,已经拥有了无比优良的人性。面对不可避免的毁灭,多年来没有出现过任何暴力犯罪,史梦所在的星球,是人类的最后一个居住地。人们一直是平静、秩序地生活着的。然而人还是越来越少,在史梦二十岁时,星球上只剩下了他们母子两人,靠着各类存留物资,他们相互鼓励着坚持了下来,直到史梦的母亲离世。

擦干泪水,史梦把母亲抬到了早已准备好的墓坑中,这个墓坑很大,他给自己也留了位置。他躺在母亲身边,打算就这么永远地躺下去,忽然,一个奇特的念头在脑海中闪过:不行!我不能就这么死去,我要去我们人类的祖星——地球上看看去!

史梦跳了起来,匆匆掩埋了母亲,郑重叩过几个头后,飞快地来到国家宇航中心。那里,摆放着成排的宇航器,里面储存着充足的能量和食品。史梦进入座舱,开启动力系统,在显示屏前输入了从小学一年级就背得烂熟的地球坐标,按下执行键,宇航器升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