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盗窃事件(2 / 2)

若为师此时,上奏天子。以除十常侍。

是否更有机会成功?”

蔡邕面上一副,忧国忧民之色。

说到蔡琰有面露慈爱。

说到十常侍,又呈咬牙切齿状。

说到要除十常侍,又面露担忧之色。

马骥听闻蔡邕所言。

手一抖,差点把茶杯扔在地。

历史上蔡邕,便因为此事,引起政敌报复。

被发配朔方,随后,颠沛流离十余年。

蔡邕这是要走原来的老路。

这可不行。

得想办法,让其改变想法才行。

马骥暗自思索。

随后,起身弯腰对蔡邕拱手一礼说道:“老师,请听学生一言。

老师所想,学生尽知。

无非是除十常侍,以清君侧耳。

十常侍在朝中经营多年。

本身势力根深蒂固。

错综复杂,牵扯极大。

所谓,迁一发而动全身。此其一也。

就算老师能够,成功将十常侍铲除。

难道老师就能保证?

天子身边,就不会出现,下一群十常侍。

如此一来,岂不是杀之不绝?此其二也。”

“老师,借除十常侍,以劝天子,励精图治。专心打理朝政。

使我大汉王朝,重现太平盛世。

却未考虑,天子是否有能力或者魄力,重现太平盛世。

此其三也。”

“老师,难道就没想过?我大汉如今这般光景,只是因那十常侍,祸乱君心所致吗?

致使我大汉天下,多年来天灾人祸不断的,难道真的是十常侍吗?

那些世家大族,恐怕才是祸之根源吧。

倘若老师,真的要弹劾十常侍。

若是成功,倒是无妨。

倘若失败,老师将会受到何等报复。

老师可曾想过,昭姬妹妹安危。

马骥一边说,就见蔡邕脸色。

变幻莫定。

时而失望。

时而痛苦。

时而愤恨。

“难道,为师就这样,眼巴巴看着我大汉王朝,就此消亡而无能为力。

为师总要,为我大汉百姓,做些什么吧?”

蔡邕显然被马骥说动。

但还是无法释怀。

不甘心道。

马骥见此,觉得是时候,烧上一把火了。

便对蔡邕劝道:

“老师之才,并非朝堂。

所谓,术业有专攻。

政治上的事,还是交给那些政客们吧。

老师,何不从另一方面,来为我大汉百姓,做些事情呢。”

“哦!不知为师,能从哪一方面,来为我大汉百姓,做些实事。”

蔡邕心动道。眼神开始发亮。

“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生。

老师,何不跳出京城这个圈子。

在外寻一地,整合先贤着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编撰典籍,开馆授徒。

为我大汉,培养后继之才。

如此可使我大汉,不会为缺乏人才而烦恼。

如此功盖千秋之事。

非老师莫属。

待我与昭姬妹妹,成亲之后。

老师,时而做做学问。

时而教教徒弟。

时而弄孙为乐。

岂不快哉。

为何要在朝堂之上?

受这等无妄之气。

蔡邕听完马骥之言。

眼神越发明亮。

隐隐有种期待之感。

“哈哈哈……………千里果然大才。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呐!

为师虚度40余载。

竟还没你一个年轻人活的明白,通透。

若如此,为师当去何处?”

“老师谬赞了,老师,只不过被,当前局势迷惑而已。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学生与老师,只是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罢了。

至于去处,老师可去西凉。

学生前几日,已为我家族管家,捐了一个扶风太守之位。

过几日,也会有几位大贤,前去西凉。

到时,老师随他们同去便可。”

马骥自是不能,让蔡邕去其他地方。

觉得现在,也到了和蔡邕摊牌的时候了。

便直截了当说道。

“哦!看来千里所图颇大呀!不知千里,还有何事隐瞒为师。还不与我速速道来。”

蔡邕听闻,马骥竟然买下一个太守之位。

并猜到这小子,肯定有事瞒着他。

语气一正严肃问道。

“老师,容禀”~~~~~~~~~~~~~~随后,马骥便将拜师仙人,招收流民等事,一概全盘托出。

包括昨晚,洛阳城失窃之事。

马骥言称也是自己所做。

其间,为蔡邕展示了一下空间妙用。

把蔡邕狠狠的震惊了一番。

又拿出一颗智力丹,让蔡邕服下。

蔡邕服下智力丹后,顿时年轻了十岁有余。

感受着自己身体的变化。惊呼出声,此乃仙丹也。

至此,对马骥安排,自无不允。

二人将离京之事,商议一番。

马骥言,自己已送蔡琰一枚空间戒指。

家中书籍,贵重物品等。蔡琰可以带走。

可对外宣称,蔡府被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