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北镇抚司诏狱(2 / 2)

还有一种是顶撞皇帝的,让崇祯十分难堪下不来面子的那种。

越往诏狱里面走,关的犯人品级越高。

周鉴路过一间牢房,里面十分宽敞明亮,有床有桌子,头顶还有一扇窗户可以透光。

入眼所见,一个中年男子衣着整洁的坐在那,手里拿着一卷书。

周鉴知道此人,他是前陕西三边总督郑崇俭,犯的是死罪。

崇祯十四年,张献忠破襄阳杀襄王一家,崇祯最信任的内阁大臣杨嗣昌南下督师,死于任上。

这一切,皆因郑崇俭以纵兵擅还,失误军律,以至贼兵猖獗。

崇祯皇帝痛恨,着锦衣卫将其打入诏狱,今年秋后问斩。

算算日子,郑总督还有三个月时间吃吃喝喝。

郑崇俭之所以能住着如此条件的牢房,是因为他儿子在锦衣卫任职副千户,凭着关系弄的单间。

当年,郑崇俭也是有过功劳的,他曾在河套地区多次击败蒙古部落,子孙荫封世袭锦衣副千户。

只因对付张献忠作战不利,失了前程。

上一个在诏狱里住单间被杀的,是五省总督熊文灿。

去年刚被砍了脑袋。

熊文灿文官出身,当年出任五省总督围剿流贼时,他从不主动去攻打叛军,而是靠嘴皮子招安。

只靠一张嘴劝降了张献忠。

没想到张献忠吃饱喝足后降而复叛。

熊文灿被问责,抓回京师受审,第二年被斩首弃市。

眼瞅着起义军势力日益壮大,崇祯非常气愤,对待败军之将越发苛刻,功罪不能相互抵消。

他自即位以来,先后杀了五个总督,分别是袁崇焕、刘策、杨一鹏、熊文灿,郑崇俭。

按照历史发展,明年他还得杀两个。

此时诏狱里不止关着一个活着的总督,还有一个:保定总督孙传庭。

孙传庭的情况跟他们完全不同,

先前那几个总督,都是因为剿贼不力。

而孙传庭对付流寇,可谓居功至伟。

他不仅将闯王高迎祥活捉了,又将第二任闯王李自成给打废了。

他被抓进诏狱,只因和崇祯顶嘴,被杨嗣昌等人构陷。

崇祯皇帝主张先平辽东,于是任命孙传庭为保定总督,对清军作战。

而孙传庭主张攘外必先安内,坚持继续在陕西打击李自成,直到撤掉灭掉各地流寇。

故而他对崇祯皇帝的任命很不满,于是以失聪为由请求辞职。

崇祯帝一看,你这是抗旨啊!

不给我朱由检面子?

如此狂傲的臣子,岂能再用?

人才难得,崇祯不想杀孙传庭,于是将他打入诏狱,关上几年磨磨性子。

锦衣卫都是人精,不少人也看出来了。

孙传庭只是顶撞皇帝,这种因为政见不合下狱的很常见。

特别是这种有能力的封疆大吏,他们官场关系多,能出去的概率很大。

万一皇帝哪天想起来他,重新启用,任命之前都要亲自召见。

皇帝一看自己的重臣被折磨成那副逼样子,龙颜大怒了怎么办?

遇到报复性强的,在御前张张嘴,哭诉一番自己在诏狱的苦难,事情就大了。

因此北镇抚司一直好吃好喝的招待孙传庭,他在里面并没有受什么罪。

只是好景不长。

孙传庭在诏狱关了两年半,皇帝一次没有询问。

这让指挥使骆养性起了坏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