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吹皱一池春水,关你鸟事(1 / 2)

“郭桓,到了现在,你还想狡辩?”丁延怒视着郭桓,大声质问。

“丁延,你这是污蔑……”

此刻郭桓内心是恐惧的,有没有污蔑,他心里最清楚不过,但是,他不能什么都不说,不然的话,那就是等于自己承认了。

那对面的,将会是恐怖的结局。

上面的那位九五至尊可不是善茬,一怒之下,自己就得人头落地。

而且他也清楚,此事经不起查,并且隐隐之间,他觉得此事必定是有朱杞的身影在其中推动。

不然的话,好端端的,前天为何要询问关于太平、镇江两地的情况。

可是,他话都没有说完,就立马被余敏打断,“污蔑?郭桓,此乃奉天殿,我与丁大人哪怕有再大的胆子,

也不敢在陛下面前妄言。”

“陛下,余大人所言非虚。”看向上面的朱元璋,丁延作揖行礼之后,怒指着郭桓开始罗列罪证。

“陛下,郭桓罪证有三。”

“何三?”

龙椅上坐的朱元璋坐在龙椅上,不喜不怒,让人猜不透。

满朝群臣也看着丁延,但心态却不一样。

丁延扫视众人一眼,有些大臣在接触到丁延眸光时,下意识的转移了视线,根本就不敢和其对视。

不过,丁延并没有在乎。

而是把目光定格在了内心惊悚的郭桓身上,开始说道:

“陛下,郭桓贪赃枉法其一:

勾结地方官员,私吞太平、镇江等府的赋税。

其二:私吞浙西的秋粮,浙西去岁的秋粮本应上缴450万石,他郭大人只上缴了200多万石……”

此言一出,朝堂一片哗然。

龙椅上,朱元璋的表情终于有了变化,只见他面色逐渐沉下。

阴森的可怕。

郭桓偷瞄了一眼,惊悚万分。

身躯下意识的哆嗦了下,然后慌忙收回视线,指着丁延怒吼道:“丁延,你这是在胡说八道,

去岁太平、镇江等地遭到严重的鸟灾,陛下亲自下旨减免一半的赋税。

在场的谁人不知道?

还有,你丁延满口胡言,浙西的秋粮,去岁本就是两百多万石,这些都有账目可查,何来的四百多万石?”

这一刻,郭桓面红耳赤。

不知是吓得,还是真的因愤怒而引起的。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现在的郭桓既是愤怒又是恐慌,哪有往昔的风光一面啊。

见到他这般,站在队列中的朱杞不禁好笑。

郭桓,你现在的歇斯底里,不过是在垂死挣扎而已,没有任何的用处。

还真以为,你们做的那些账目可以瞒天过海?

不会让人查出蛛丝马迹?

朱杞在心里嘀咕的时候,朱标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特别是见到他脸庞上闪过一丝诡异笑容时。

九弟,这就是你的杰作吗?

如果是真的,这个郭桓哪怕是死一万次都不够。

朱元璋也不动声色的瞥了他一眼。

一些大臣在心里也泛着嘀咕,可一看朱杞一副事不关己的慵懒样子,他们又迷茫了。

难道真的和他没关系?

而是一种纯粹的巧合而已嘛?

在众人犯嘀咕的时候,余敏接过了丁延的话题,冷笑道:“郭大人,先别着急,还有一罪证呢。”

“陛下……”

郭桓不敢让他往下说了,直接躬身作揖,向朱元璋控诉。

可话都没有说完,就被朱元璋低沉地声音打断,“朕知道你想说什么,不急,让他说完,你再说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