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修建灵渠,王贲的计谋(2 / 2)

正想着呢,忽然公子的声音传来,“赵瑞,这西瓯和骆越你可熟悉?说来听听。”

百越各部虽然都有行商,却是以南越国最多,其他两部稀少无比,这山高路险,钱虽然好赚,可也得有命才行。

此刻的大秦,对于这两国倒没掌握什么有用的线索。

倒是子婴知晓,百越之战损伤最多的,便是这最后两国,大秦的一波流战术,导致两个部族联合在一起,让大秦吃了苦头。

这一世,自然不能用这种方法,得找到两个部族的矛盾点,加以利用。

想了下,赵瑞说道:“回公子,这西瓯和骆越本是两个部族,并无瓜葛,而且极度排外,寡……我也未曾知晓太多。”

子婴点点头,这倒符合他对两国的认知。

不过,眼下拿下了南越,紧要事务是巩固统治,便对赵瑞说道:“眼下,还需要你帮忙把南越详细的舆图弄好,若是有西瓯和骆越的,那是最好。”

赵瑞立刻点头答应,便去找人准备。

待到赵瑞走后,萧何问道:“公子,眼下这番禺臣服,其他两部该如何处置?”

刚才公子给出的说法,可是不服就打到服为止。

听到萧何询问,王贲和项羽都挺直了腰背,等待公子下令。

“这南越王都投降了,干越和东越两部,即为我秦人,那便要助其发展,兴修水利,让其百姓安居乐业。”

王贲不解道:“小公子,这干越和东越,若是不遵我大秦调令,这……”

“舅父莫慌,这么做,可都是给西瓯和骆越看的。莫要说,归了我大秦,便要赶尽杀绝,这是告诉他们,若归了我大秦,自当丰衣足食,礼待有加,我大秦尊重各部的习俗,不加干涉,可若是不服……”

子婴的意思很明确,若是两部臣服,自然好处多多,若是不服,那自然要打到服为止。

项羽闻言,心中一喜,期待着能在这百越之地建立功勋。

思索了下,子婴补充道:“眼下,得快马加鞭,告知会稽郡的大军,先来番禺汇合。”

萧何担忧道:“可公子,这一路走来山高路险,若是大军在这番禺,这后勤路线,倒是困难。”

番禺距离会稽郡千余里地,这三十万大军的粮草问题是个难题,一但发生战事,这粮草问题就是秦军的软肋。

可若是当地征缴,似乎又不符合小公子的性格。

子婴回道:“这个好办,我会上书大父,打通海洋河和大榕江打通,以便于运输粮草。”

海洋河和大榕江,分别是漓江的上下游,自东往西,子婴想要挖通的,就是灵渠。

王贲眼前一亮,他看过南越的大致舆图,知晓子婴说的地方在那里,便补充道:“若是能打通这两江,那粮草问题便要省事多了。”

听了这些,萧何才松了口气,既然公子早有想法,那便照办即可。

“好了,说说西瓯和骆越吧。诸位觉得,这两国,应该如何攻伐?”

听子婴一开口,项羽和韩信互望了一眼,都跃跃欲试。

王贲率先拱手道:“小公子,末将有一想法,可快速西进,拿下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