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忙碌的淳于越(2 / 2)

子婴带着黑夫,推门而入,迎面便是一道走廊。

走廊的两端,并排着密密麻麻的书架,书架之上皆是摆满了书。

此刻,正有不少学子,穿梭其中,翻找着书籍。

粗略估算了一下,这整个一层之内,摆放的书架起码有几百个。

每一个书架却又能摆放几十本书,算下来,那便是近万本的规模。

能在这个时代,搜罗到这般多的书籍,这淳于越,也是下了大功夫。

两人没有打扰寻书的学子,顺着楼梯到了二楼。

二楼的格局又不一样,整个大厅,却是放置了上百个书桌。

书桌旁,却是坐满了学子,他们翻看着从一楼翻寻上来的书籍,一遍瞧着,一遍在白纸上记录着。

待到了三楼,人数却是少了不少,子婴一眼便认出人群之中的淳于越。

一年多未见,淳于越的头发,竟是全白,他拿着书,对着一帮学子,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兴许这三楼本就是禁地,子婴和黑夫突然出现在这,立刻引起了那边学子的注意。

“什么人?”人群之中,有人质疑道。

淳于越也是停了下来,疑惑地扭过头,看清来人,严肃的脸上瞬间堆满了笑容。

淳于越疾步走来,赶忙行了一礼兴奋道:“淳于越参见公子,今日忙碌,未能出城迎接,还望公子海涵。”

子婴连忙上前扶着淳于越的双臂,感慨道:“淳老一年未见,竟已是白了头,当真操劳啊。”

“不操劳,不操劳。”

身后的学子,这才知道来人是谁,一个个跟着行礼叫人。

子婴摆手道:“都免礼。”

行完了礼,淳于越便开始给子婴介绍,这《大典》的编纂情况。

整个阁楼,便是编纂的地点,一楼是存放搜罗的书籍,二楼是甄别,确认有益值得传颂的内容后,便会拿到三楼来商讨。

若是可以,便会把这段内容,摘抄在《大典》之中。

而淳于越这一年多的时间,却已是挑选了两千卷的内容,合计几十万字。

最重要的,便是淳于越竟还把不少百越的书籍搜罗过来,寻了专门之人翻译,再择优编入这《大典》之中。

“公子眼下已是打下匈奴,到时候这匈奴若有书籍,便也可择优编入《大典》之中。”淳于越笑道。

毕竟,文化无国界,编入这些资料,淳于越也是请示过嬴政的。

嬴政自当是支持,只是感慨,若是这般,淳老还得辛苦十几年。

毕竟,百越之后,便是匈奴,而匈奴之后,便是那孔雀国。

大秦,要一个一个征服下去。

“淳老这等功勋,可是载入史册之功啊,搞不好这《大典》的名字,还让淳老来取。”

《大典》还是初稿,名字未定,虽是淳于越主张编纂,可他不认为,会轮到自己来命名,便回道:

“公子说笑了,若是和公子不世之功比,当真算不得什么。”

淳于越编纂的虽然辛苦,可自认为和开疆扩土的子婴相比,还差的远了。

客气了两句,子婴便拍着淳于越的肩膀,凑了过去,低声道:

“淳老,实不相瞒,此次过来,当真还有一件要事相托。”

闻言,淳于越年迈的脸庞,立刻露出惊喜之色。

这造纸术、印刷术,编纂《大典》,乃至铸造火枪,哪一件不是载入史册的?

吞了吞口水,淳于越正色道:

“倒请小公子明示,淳于越自当竭尽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