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爷孙俩的悄悄话(2 / 2)

若是把这些都编入进去,当真还就是一部传颂大典。

子婴能为自己考虑这些,嬴政心中颇为欣慰,便笑道:

“那大父打下这些个疆土,倒是更有干劲了。”

又回望了一眼书桌,子婴劝慰道:“大父,这么多的公文,为何不让李斯等人分担呢?”

大父虽是壮年,可也架不住这般多的公务操劳,每每这般,身体倒是先垮了。

嬴政点了点头:“他们自是分担了些,到了朕这便只有行或不行,只有少部分需要朕拿主意的公文。”

“大秦现在治下平稳,应该也无大事吧?”

“这公文里面,倒是不少颂文夹杂其中,多是地方官吏歌颂今年收成颇丰,百姓富足。”

一听到颂文,子婴便想起白天在太学内见到的那个大缸。

这里面,可是还有不少没送过来的呢。

不过,既然能到了大父这里,大多都已是在朝为官之辈。

只是汇报当地的公文,却是被他们用来拍大父的马屁,这一点子婴倒是没想到。

又吃了一口,嬴政补充道:“不过,你那个儒学之道,颇有成效,现在各地的官员选拔,倒是快了许多。”

“那自是如此,给百姓一个上升通道,让其有事做,怎也比闲着好。”

“那是自然,本来让朕最为头疼之事,便是这六国王室的余孽。”嬴政放下手中的糕点,正色道:“他们野心不死,时刻想着颠覆大秦,好在,这太学落实后,便让不少民间学子忙碌起来,纵使这些个余孽有想法,也无人响应。”

既能吃饱饭,又能当官,谁还愿意造反?

更何况,张良之事爆发后,沧海君伏诛,整个大秦内部,还有哪个门阀余孽敢露头的?

怕不是一有这等想法,便被民间百姓给举报了。

大秦现在开疆拓土,所需的治理官吏颇为繁多,现在想当官,只要肯下苦功学习,入了太学,便可以如愿。

听闻大父这般说,子婴心中大定,这大秦是越来越好了。

两人边吃边聊,子婴便把今日之事与大父说了一遍,听到要用儒法道为引子,挑动其他国家争斗。

嬴政抚掌大笑道:“妙哉,好法子,当年那合纵连横倒是让大秦受益颇多,没想到你小子,还能想到这法子。”

子婴尴尬笑道:“这都是先人的智慧,若是不用岂不是浪费?我大秦虽然不怕这些个国家,可毕竟地大物博,子婴当是想在大父有生之年,完成这个夙愿。”

嬴政心中一暖,没想到,自己的孙子时刻想着自己,可天下若真这般大,想要打下来,又岂是这般简单。

想到这,嬴政便安慰道:“此事急不得,莫要急进而毁了大秦的根基,到了大父百年后,若是你真的夺了天下,记得告朕一声便可。”

子婴连忙道:“大父自当长命百岁。”

“大父已是知晓,哪有什么长生药。”嬴政摇了摇头,想了下,又问道:“今晚你去王翦家里吃的如何?”

子婴闻言一滞,今晚之事是否要和大父说?

可王贲都要当自己的马前卒了,纵使不说,往后大父问起,自己也得说。

可王贲所言,若是让大父知晓了,不知是否会重罚。

思量片刻,子婴开口道:

“大父……今晚舅父酒后,倒是说错了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