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大秦临时工,弟子下乡(2 / 2)

“哦?”

扶苏摇了摇头,认真道:“就算按云梦之法,前提也是有人。然洞庭最缺的就是人。就算有,还需承担每日斗食,这也将是笔不菲的开销。”

秦始皇顿时轻笑。

不可否认,扶苏这段时间确实有了些长进。他现在能立足于实际考虑问题,不像先前那样空有理论。当然还有些小缺点,那就是把问题丢给别人。作为公子,倒也不算什么。

瞧瞧,这就是不懂事的。

黑夫也没在意。

合理的批评,可使人进步。

“礼君,洞庭各县学室如何?”

“弟子皆满。”礼是面露苦笑,无奈道:“学室弟子可免去一切徭役,自然都是争相趋附。有的为能成弟子,更是暗中贿赂打压。”

“所以,洞庭并不缺人。”

黑夫无比从容。

礼说的这些,南郡也差不多。成为弟子,基本就可以说是半只脚踏入官门。再加上能免去徭役,试问谁不想当?

弟子于学室需学习文化书写姓名,诵《苍颉篇》《爰历篇》《博学篇》。还得明习法令,为后续出仕做准备。当然郡县长吏也能指挥他们做事,做的不好还要受罚,只不过仅限于郡城和县城。至于基层乡亭,自然用不着他们。

“吾先前曾向喜君提过一事。”

“愿闻其详。”

“弟子下乡!”黑夫站起身来,侃侃而谈道:“荀子曾言: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韩非也曾说过:今听言观行,不以功用为之的彀,言虽至察,行虽至坚,则妄发之说也。窃以为凡秦吏者,当下乡接触实政。好过他们坐于庙堂,空谈误国!”

“善!”

秦始皇都忍不住出言赞赏。

秦国以法治国,讲究实际。大部分官吏皆是自基层提拔,所以有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的说法。黑夫这话,简直是说到他心坎里去了!

“弟子……下乡?”

礼也是蹙眉苦思。

如此,似乎还真有搞头!

再怎么着,弟子都能识字写字。还有些表现出众的,更是精通秦律。原本他们都在郡县学习,兼顾着帮忙处理些政务。现在若是下乡为临时工,便能解他缺人之困。

“那有何时间学习?”

“子都,脑子要转起来。”黑夫笑了起来,“现弟子免去徭役,只需留于郡县。以后则每年挑出两个月的时间,前往各乡亭里为守。等同于是变相的徭役,所以不必给钱。他们扎根于基层,能切身体会到治民不易。他们会诸多问题,是简牍书籍所没有的。待回至学室,必能有所启发。”

“好,说的好!”

礼都忍不住点头,继续道:“如此说来,本君还能适当扩充学室。他们下乡后,能边学边为吏。若表现出众则可破格提拔为吏,留任当地。”

“礼君大才,受小子一拜。”

“还是靠你提出此策。”

礼是连忙起身回礼。

他来云梦果然是没来错!

黑夫能想常人所不敢想,不论物还是人都可利用到极致。不愧是雁过拔毛兽走留皮,就算石头都要榨出二两油的狠人。也难怪皇帝愿意屈尊降纡,破格免去其所有罪责,准许其越官而功。

秦始皇终于是扬起抹微笑。

他觉得,这事不光可于洞庭。

得推广至各个郡县!

这些弟子平日里可都舒坦的很,要不然也不会一个个削尖脑袋都要为弟子。就凭免去所有徭役这条,就足够了。虽说需帮忙处理些政务,却是极少部分。现在直接让他们为吏守,亲自上手治理当一地。是否适合为吏,一目了然,这比任何考核都要实在。

干的好的,予以提拔。干的不好,那弟子也别当了。吾秦从不养闲人,若不适合为吏,那就自觉回家种田去!

【第1更送到,求求免费的礼物和五星好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