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赠喜君书,邮鸽(2 / 2)

可要从咸阳发往岭南,那就麻烦了。从咸阳送至云梦,自然不成问题。可岭南现在可没养鸽子,所以就只能发往洞庭。再从洞庭发往会稽,后以人力翻过五岭,送至东瓯地区。

千万别觉得麻烦,纯靠人力耗费的时间只会更久。其他郡县的信鸽进展缓慢,只能如此。而且皇帝制定好作战方针且任命完将军,鲜少会干涉前线将军作战。类似于赵王微操临阵换将这种事,皇帝可不会干。所以,从咸阳发往岭南的需求并不高。

拆开封泥后,喜就发现是出自黑夫的私人信函。见到信函,喜不禁无奈苦笑。哪怕去了泾阳,黑夫这公器私用的性格还是没改,他还以为是自内史来的文书。

“六月辛巳,黑夫敢再拜问喜,毋恙也?黑夫毋恙也……”

磐在边上看着,轻轻叹息。不必想,这肯定是黑夫的信函。自从黑夫走后,云梦乃至安陆都少了些欢声笑语。喜更是一门心思扑在政务上面,再也没人能让喜又爱又气。空闲的时候,喜总会至云梦视察。因为他答应过黑夫,会帮他照料云梦。每每路过那奢靡的云宅,喜总会叹气。

喜皱着眉头,慢慢往后看。大概就是黑夫去了泾阳后做的事,也算小有成绩,很像下级向上级汇报,可黑夫现在可是千石大吏,爵至左更。只是黑夫始终将喜视作长辈,所以便这么写。

汇报完政绩后,黑夫便说怀念云梦的稻米河鱼。自其为县令后,方知喜的不容易。最后便是让喜好好保重身体,好日子还在后面咧,这回还送给喜份大礼。

“喜君这是哭了?”

“没有,风吹的。”

喜板着脸摇头,又打开后面的麻纸。虽有折叠痕迹,却能瞧见清秀隽永的字迹,比黑夫亲笔所写的书信可要强太多。

“凡为吏之道,必精絜正直,慎谨坚固,审悉毋私,微密韱察,安静毋苛,审当赏罚……将发令,索其政,毋发可异史烦请。令数而环,百姓榣贰乃难请。听有方,辩短长,囷造之士久不阳。”

洋洋洒洒,足有千六百字。

最下面还有排黑夫的小字:以印刷配隶书,赠喜君吏书。吏者,民之所悬命也。吾必恪守为吏,死不悔矣!

隶书?

喜皱起眉头,这篇为吏之道并非是以小篆而书。其字体方正,更易书写。与小篆相比,很多字都有所简化。不过也都认识,区别并不大。

“此次倒是做的挺好。”

喜难得扬起抹微笑。

其实,他也有关注咸阳方面的消息。他是真的担心黑夫去了咸阳,然后闯出大祸。还好,黑夫并未让他失望。先使黔首自实田,改制学室官私兼并。皇帝寿宴,他又献上了雍州鼎。令秦国集齐九鼎,令各地谣言不攻自破。据说还有坠星下泾阳,上书:始皇帝寿而得九鼎。

不用想,都是黑夫幕后操控的。喜也曾说过黑夫,如此不敬鬼神是否不太好?没曾想黑夫是一蹦三尺高,还说尊敬是放在心里的。正所谓酒肉穿肠过,鬼神心中留。

况且,神女岂会与他计较?

真要计较,那与人有何区别?

两个字:诡辩!

黑夫捯饬近半年的印刷术,终于问世。搭配更便于书写的隶书,足以令秦国律令传遍各地。正所谓以刑去刑,国治;以刑致刑,国乱。只有黔首知法畏法,他们才不敢去触犯秦律。

“印刷术已成。”喜望着麻纸,缓缓道:“黑夫昔日就曾提过,要将晦涩难懂的律令解释清楚,再一一下发。本令告诉他,昔日孔子反对晋国铸造刑鼎。认为百姓看到鼎上条文,便不尊敬贵族,贵族还有什么家业可保守?”

孔子认为需保持律法的神秘性,若让百姓知晓律令,那就相当于是法无禁止皆可为。到那时就会丢弃礼仪而用刑书,刑书的一字一句都要争个明白。如此贵贱无序,何以为国?

“黑夫并不认可,还说秦以法治国。自上至下事无巨细,皆有法可依。若欲令黔首知法畏法守法,定要能解释的通俗易懂。否则律令条文都不明白,焉能知法?”

但凡黑夫想到的事,他都会不遗余力的去做。当时喜告诉他,如此很不现实。

抄录所需竹简,数倍增加!

所以,黑夫想出了纸。

抄录所需人力,也将倍增。

所以,黑夫想出了印刷术。

然善小篆者,不多。

于是乎,黑夫又编纂出隶书!

一切麻烦,都已解决!

喜面向北方,捧着吏书。

黑夫做的,比他想的更出色!

【第1更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