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岭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1 / 2)

夏季到来,也就意味着岭南雨季来临。豆大的雨珠绵延不绝,令溪流河水泛滥,甚至是因此冲毁了稻田。在古树参天的丛林间,高大繁密的树冠也难以遮雨。地面满是烂泥腐叶。

跨过梅岭,再翻越大庾岭便抵达至水牛部的领地。当地多溪流,只是因为暴雨的缘故而泛滥成灾。偶尔还能瞧见有纯黑水牛,这是水牛部的图腾。他们认为水牛耕地,是庇护稻田的守护神。所以将水牛视作图腾,保佑稻米大熟。

唰……

光脚的越人快速在林中闪转腾挪,犹如灵敏的猿猴,三两下便攀爬至树梢。他是西瓯极其出色的猎人,莫要小瞧他手中简陋的木弓,他曾多次猎杀闽越人。掠夺他们的稻米和蜂蜜,将他们的头颅献给祖灵,挂在林寨门前。

因为连日阴雨,以至于树干都有着青苔。还好他技高一筹,藏匿于树冠内。居高临下,眺望着数里开外的秦军大营。

秦人……太可怕了!

东瓯闽越已经投降,并且是彻底归顺秦国。曾经骄傲的越人,现在沦为了秦国的奴隶,听说很多稚童都要接受秦国教育。秦人很无耻,他们说自己是来收复失地的。还说他们的祖先曾经来至岭南,帮助平定大水。伯益被越人当成了布洛陀,连带着伯益饲养的鸟兽也成为各部图腾。

刚开始,桀骏都有些相信了。毕竟岭南各地可都挖出来些石碑,有的甚至是都老挖出来的。但族中的外来户,也就是那长得比女子还好看的病秧子,却说这些都是秦国胡编乱造的。

他不明白,姐夫译吁宋为何要对其如此敬重。这些人除了浪费稻米外,再无用处。至今为止,都未能阻挡秦国前进的脚步。听说秦人已修成灵渠,打通了湘水和漓水。他们的主力大军已经正式南下,剑指西瓯,足足有三十万人!

他们装备精良,远胜西瓯。他们每人啐口唾沫,都能把西瓯淹死。曾经的他们堪称是岭南霸主,就算是南越也打不过他们。可面对秦国,他们却是弱小的如同蝼蚁……

现在,水牛部也没了。

秦人又派遣使节,开始游说南越各部。还说先前刺杀译吁宋,捣毁祖灵祭坛的并非秦使,而是六国余孽假扮的。据番禺的南越王来的消息,已有不少部族有了投降的心思。

他们还拿秦国的谎言当做借口,说什么先祖其实都已经约定好了。他们负责帮助秦国看守岭南疆土,等待后人收复。既是如此,那他们归顺秦国也是理所当然。

还说什么都是伯益后人,一家人不打一家人。只要归顺秦国,就能得到官爵赏赐。而且秦国会带来先进的农耕技术,就看看隔壁的闽越,现在稻米亩产已经超过了三石。还大规模种植了甘柘,可以烹煮为柘糖。

呸,可耻的秦狗!

桀骏很是不屑,如果要接受秦国的统治失去自由,那么他宁愿战死。病秧子可都说了,秦国会拿走他们辛苦耕耘的稻米。只要成年,就要无条件给秦国干苦力。包括他们的女人,都可能会被秦人霸占糟蹋了。

秦人比洪水猛兽还要可怕!

桀骏谨慎的慢慢接近秦军大营,他主要是负责探风的,为的就是夜袭秦国军营。

面对南越王的求救,译吁宋听从张良的建议,发兵五千乘坐木舟前往南越。只要能焚烧粮草,那么他们就赢了。就算这事不成也无妨,他们白天就藏匿在山林中休息。待到晚上,便自四面八方偷袭秦军大营。隔三差五来上这么回,秦军也必然是死伤惨重,不敢冒进。

桀骏紧了紧手中的木弓。

他是西瓯族中仅次于译吁宋的勇士!

年幼时,他就将译吁宋当做目标。他辛苦锤炼箭术,慢慢成为族中出色的猎人。译吁宋已经决定,别说秦国派遣几十万人,就是几百万也休想让西瓯屈服。只要他还是西瓯的王,那他就绝对不会投降秦国!

既然译吁宋这么决定,桀骏也愿意誓死遵从。只要能阻止秦国前进的脚步,那么一切就都是值得的。就像张良说的那样,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哪怕秦国再强,想要吞并岭南也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