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四面越歌,解锁自古以来(1 / 2)

桀骏环视四周,脸上已是绝望。他们撤退的时候同样是死伤惨重,现在就只剩下不足两千人。面对秦国大军围剿,他们再无机会。

秦国的速度太快了!

就好像是知道他们会袭营,还派遣锐骑堵住了他们的退路。车骑冲锋,越来越多的越人倒在了血泊中。这就是场毫无悬念的屠杀,但是却没有一人退缩投降。

“放下兵器,降者不杀!”

“秦国优待俘虏!”

“投降是你们唯一的出路!”

有译者操着口西瓯语喊话,然而迎接他的却是支足以要命的毒箭。译者人倒是没事,铜喇叭直接被射飞出去。吓得他是在地上打了好几个滚,这才狼狈不堪的爬起来。

西瓯人人擅射,他们可都是丛林打猎的好手。百步之内,都能精准命中猎物。更有甚者能循声辨位,在黑夜中辨明方向。他们猎头或是作战时,都会在箭支抹上剧毒。哪怕只是被擦中,都会丧命!

所以,译者能不怕吗?

桀骏冷冷的放下木弓,毫无退缩之意。西瓯人不怕死,更不会投降。就冲他们曾经刺杀译吁宋,就绝无缓和的可能。

“战况如何?”

“贼人很是顽强。”

李信勒马而立,蹙眉看向远方。看着越人越来越少,也是心生一计。当即拂袖挥手,“去,找些精通西瓯语的译者,让他们相和而歌。”

“唯!”

李信在岭南这么长时间,对越人各部也有了解。西瓯部最好相和而歌,不论高兴还是伤心都会歌以咏志。每年三月三祭祀始祖公时,便会围着篝火相和而歌。女子则是挽着手,翩翩起舞。若是遇到喜欢的儿郎,则会送上蔬果。

不得不说,西瓯人的骨头确实硬。明明知道是必死的局面,却无一人放下兵器投降的。哪怕面对秦国车骑,同样敢于冲上去搏斗厮杀。这样视死如归的精神,也是让李信感到赞叹。

就好比水牛部,当正面战场被攻破,全都是狼狈逃窜。没来得及跑的,大部分也只是跪地乞降。可这票越人不同,一个个都是殊死搏斗。

很快,吴芮便带了些水牛部的俘虏。他们有的吹奏骨笛,有的则是敲打着鼍皮大鼓。用着西瓯语言,开始唱着他们的山野林歌。

咚咚咚咚……

沉重的鼓声渐渐平复。

四面八方皆是他们嘹亮的歌声。

李信则是耐心观察着战局,也不着急。这些人无非就是困兽之斗,他的主要目标还是桀骏。只要将其擒获,其他人都杀了也无妨。

西瓯人喜好歌舞,能指物索歌,开口立就。虽为土音,然韵则天籁,译而通其意,殆亦工于词者。就好比流传甚广的《越人歌》,其实用越语吟唱会更动听。楚人将其译为楚言,虽多了些楚辞的婉转优美,却少了些纯真自然。

当越歌响起的那刻,战局明显是发生了些变化。包括桀骏在内,同样是脸色一变。很多正在浴血厮杀的勇士,也都露出抹诧异之色。

水牛部与西瓯还是有些来往的,他们有时甚至会隔着山而对歌。听着山谷回音,也是桩美事。他们唱的是西瓯当地歌谣,是首比较喜庆的狩猎歌。大概讲的是勇士狩猎满载而归,家中娇妻送上鲜果,其乐融融。这首歌往往是在狩猎结束后,众人围着篝火而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