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番禺古城,倡女(1 / 2)

马车沿着崎岖土路而行。

若不慎陷入泥中,还得靠人力推车。黑夫下车看过,因为连绵多雨的缘故导致土路松散。甚至出现些泥坑,里面还有泥浆。不慎踩进去,恐怕鞋履都要湿透了。也难怪越人喜好光脚而行,除了因为潮湿容易得脚气,恐怕也是防止踩进水坑。

黑夫也看过些历史网文,在面对基建难题往往会选择手搓水泥。可实际上想要做到,却是困难重重。

首先面临的难题就是高温煅烧,毕竟只有在高温条件下,石灰岩里的钙才能和黏土里的硅形成硅酸钙。而对温度的最低需求就是1500度,而且还得长时间保持。

然后还得面临研磨粉末技术,这关可不是那么容易能做到的。水泥的所有组成部分,都必须是微米级的粉末状态,8微米筛上存留不超过10%。想在古代达到这样的工艺,几乎不现实。

再有就是烘干了,毕竟水泥受潮就会凝固成块,那基本就没法用了。所以水泥中所有成分必须是绝对干燥的,这可不是自然晾晒能实现的。特别是在岭南这样潮湿多雨的环境,更加不太现实。

或许能手搓出劣质水泥,但想要投入量产使用还是需要走很长段路。在黑夫看来,与其不切实际的攀科技,倒不如一步一个脚印的安稳发展。

水泥或许不行,但还有替代品!

走了大半天的土路,在日落时分终于是抵达至番禺土城。眼前的土城很明显是经过秦国改造过的,甚至还有条护城河。城墙高约两丈半,挂着匾额。左右两侧还竖立有木桩箭塔等战备工事,也是为随时到来的战争而准备。

护城河两侧散落着诸多的贝壳牡蛎壳螺蛳壳,看的黑夫是眼花缭乱。这年头不论是钓鱼还是结网捕鱼,难度都是有的。可像螺蛳牡蛎这类则容易获得些,特别是在旺季很容易就能得到。虽说肉少了些,却总比饿肚子要来的强。

黑夫在南郡时,其实也有黔首会以捕捞螺蛳为生。千万别想着这不吃那不吃,在物资匮乏的时代有的吃就不错了。像那些勋贵可能瞧不上螺蛳,可对黔首而言却没的选择。

吊桥缓缓放下,车驾便顺利通过。别看番禺只是土城,却是五脏俱全。刚进城门,里面便是略显简陋的瓮城,还设有箭塔、门闸、雉堞等防御设施。肯定是远不及后世,但用来对付越人却是绰绰有余。

“看来,喜君也没少费心。”

“皆为本职,不值一提。”

喜则是很平静。

秦国好不容易攻下南越,自然要守好疆土。既然是以防守为主,就得防患于未然。建造土城作为堡垒,确保要道和粮草不失。治理好后方,也算是变相的支援前线。

穿过瓮城后,映入眼帘的便是秦越建筑风格的完美结合。左侧是以夯土石砖为主的里闾房宅,而右侧则是越人的散居风格。主路则铺着石子路,略显颠簸。

“番禺土城本来都以竹屋林寨为主,起码都是两层。上面住人,下面养些家禽牲畜。”喜这时则介绍起来,缓缓道:“迁来的秦人则有些无法适应,我便令他们修些里闾而居。虽说比较潮湿,却还算能住。”

“能住就行。”

喜捋着胡须,笑着道:“老夫记得,不久前上将军曾上书求女无夫家者三万人,以为士卒衣补。皇帝则准其万五千人,其中就有些倡妇。若是老夫猜的没错,恐怕也是你提议的吧?”

“嘿嘿。”黑夫只是笑了笑,坦然道:“喜君有所不知,这么多女子迁至岭南必会生乱。可前方锐士拼杀,有的更要留戍于岭南。思来想去,我就想到这折中的法子。”

“挺好。”

喜坦然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