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后花厅长谈 江毅陪师去京城(2 / 2)

再见应如是 老木刀 1090 字 2个月前

薛城元一凛,蓦然说道:“恩师,莫不是让你参与......”

严师赶紧摆手阻止,摇着头说:“贺年,不可说,不可说啊!”

江毅此时也明白了什么原因,无非就是让严师回京师参与“夺权”,至于谁跟谁夺权,很明显的是皇家和丞相府啊。江毅听到过多次严师和薛城元闲聊时说过,坐在金銮殿上的皇帝过了这个新年才八岁。

试想一下,一个深宫里长大的八岁孩童懂什么?还管天下、驭万方呢,他连饭食的生熟都不一定搞明白。他与丞相府夺权?想多了。肯定是他身后的太后在折腾事。

心想至此,江毅不由得为严师前途担心,他哪是去京师当官啊,他这很明显的是被喊去当枪使了,而严师又拒绝不了。一是圣旨特诏,二是严师又忠君体国,三是城外有八百金甲骑军,你不去就是不奉诏,违抗圣旨,绑也得把你绑去,还可能全家杀头。

这就是该死的皇权社会,既为鱼肉了,那就只能任人刀俎吧。

江毅猜测严师是不会有一点的反抗之心的,一是他的品格,君权天授,至尊无比,他高洁,知忠君。二是儿女都在京师,别说没有,就是有些许抗争之心,也是投鼠忌器。

众人在这余下的一天多的时间里讨论、商谈了好多事情和细节,一旦遇有分歧,就用江毅发明的四人“举手表决”的方式来处理,每次都是薛城元、江毅、封开三人赞成,严师一人反对,少数服从多数,反对无效。气得严师吹胡子瞪眼睛大骂“三个逆徒,不尊师长”。

师徒四人经过一天多“圆桌会议”的“磋商与表决”,达成或强迫严师达成了如下决议:一、江毅带领他的“猛虎特战队”换掉军服,以随从与家丁的身份陪同严师进京,并以后专司保护严师与家人。二、薛城元须在两个月内,再按以前标准给江毅招收五十名兵卒,送至京师交于江毅。三、放封开去扬州省亲,但一年内必须赶至京师与江毅汇合。

送封开出城的时候江毅还特别叮嘱他,来京师汇合的时候一定要多带银子或银票,记着,多多益善,越多越好。封开懒得搭理他,背着箱笼跑着就上路了。

第三天,刚到辰时中,谭闿率八百金甲骑兵便来到了太守府门前,严师一家分乘三辆马车,后有三辆车拉的物品,全是颍川富绅们送的。江毅十一人衣着黑色劲装,以家丁装扮,分别骑马护送在六辆车左右。在谭闿喊出“出发”的大喝声中,队伍浩浩荡荡的上路了。

薛城元率衙署一众人及诸多豪门富绅们送至城外,挥手送别骑队远走不见。

一路晓行夜宿,赶的不是很快,走走停停的,宽宽的官道上挤满了逃荒的难民,他们走的很慢,个个显得有气无力的。

严师掀开窗帘看了看外面,无奈的长叹一声后,又放下了窗帘。

骑马行走在严师车旁的江毅此情此景不由心生悲悯,无奈金甲骑兵在侧,不敢乱说。想了一阵,吟诵道:“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车内的严师闻听江毅的吟诵,细细品评之后不觉心底悲凉,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心念于此,不免想起此去京师,前路未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