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狄正使就是现实版李双鹰啊!(2 / 2)

大宋神探志 兴霸天 1777 字 1个月前

萧匹敌皱起眉头,倒也有些忌惮,无论是出于对汉人的安抚,还是辽帝真的赏识这位的忠诚,此人都是少数几位不能随意拿捏的汉人臣子。

现在张俭出面,坚定地站在西夏一边,他身为馆伴使,还真的有些坐蜡,正想着要不要先应付一下,再去寻萧远博商量,突地眼睛一亮,朝着门前迎去:“遂哥!”

张俭毕竟年纪大了,耳朵有些背,直到这位出声,才隐约听到背后有动静,转过身来,面色微不可查地变了变,也上前行礼:“老臣见过乐安郡王!”

“哈!本王上次被你们骗了,今日可不会再错过了!”

一群人迈着嚣张的步伐走了进来,为首的正是乐安郡王耶律宗德,先指了指萧匹敌,然后转了过来,呦了一声:“张相公也在啊!”

这无疑是失礼,但张俭也习惯了,微微颔首,表情不喜不悲。

萧匹敌却不放过这个机会,将刚刚的话语讲述了一遍:“张相所言,遂哥觉得如何?”

乐安郡王听到一半,脸色就变了,勉强听完,神色更是彻底沉下:“在中京刺杀使臣,这是对我大辽的蔑视,就连本王不理世事,都知道此番明显是夏人为恶!宋使都将夏人逼到那般地步了,还需要假惺惺地刺杀自己,折腾这些么?张相不会看不出来吧,你对我大辽的忠诚,就是这般体现出来的么?”

张俭欲言又止,默默叹息。

身为一国宰相,在听得来龙去脉后,当然一眼看穿,确实是西夏人行刺的可能性极高,这等疯狂行径会导致的后果,令他同样心头震怒。

但政治不论对错,现在宋使既然没死,那就算真是西夏人做的,朝廷也得一口否决,维护西夏,因为这才最符合大辽的利益。

可惜这群契丹贵族根本不明白这个道理,仅凭一己喜好办事,竖子不足为谋,他也不屑于争辩,自降身份不说,关键是根本讲不通道理。

“张相看来是不愿与我等多言了……告辞!”

眼见张俭沉默,乐安郡王倒还拱了拱手,带领着众人大摇大摆地经过,但别的贵族子弟就没这么好脾气了,一个个故意往面前凑,虽然嘴上没有说,但眼神里清晰地显露出“老东西滚一边去”的意思。

即便是张俭的城府,都被这群纨绔子看得心头一堵,他可是大辽第一汉臣,真有重大国策,连辽帝都要征询其意见,结果却被如此对待,简直毫无道理可言!

可没办法,这就是现实。

在这里,哪怕他再是忠心耿耿,永远是契丹贵族高人一等,阶级泾渭分明!

“若是燕王殿下来,就没有这般问题了,唉!陛下万万不该听信妇人之言啊!”

想到萧孝穆居然会被元妃打压,张俭就觉得无比荒谬,无比惋惜,这般战功赫赫,举贤纳才,廉谨有礼法的外戚,正该是国之柱石,结果竟被亲姐姐排挤,他年龄大了,实在看不懂如此后宫之争,到底是什么走向!

年纪大了,一时半会反应不及,正在原地感慨思索着呢,那边又有动静。

刚刚入馆的一群贵族子弟,前呼后拥着一人走了出来,喜笑颜开,热切交谈。

“难怪阁下能写出那般天下无敌的勇士,原来是现世李双鹰啊!第九卷什么时候出啊?”

“李元昊不过是跳梁小丑,之前还敢威胁我等,真是放肆至极,正要见识一番狄兄的武艺!对了,第九卷该出了吧!”

“走!走!去狩猎!回来再写第九卷!哈哈!”

……

“狩猎?”

那边热热闹闹,其乐融融,张俭脸色沉下。

“一国使臣,竟与这些纨绔玩闹,成何体统?”

“使臣遇刺,贵国朝堂不闻不问,难道不是失礼在先么?”

脑海中分析了一番两人可能发生的交谈,更有那些不明是非的贵族帮衬,张俭自知出面会被羞辱,冷静地往后退了几步,隐于暗处,凝视着那位身姿英伟,气度出众的年轻使臣,在一群贵族子弟的簇拥下,朝着馆外而去。

刚刚遭到过刺杀,不仅不藏在使馆内,反倒接受众人邀约,外出狩猎,这样的豪迈气度,确实最合国朝的尚武之风,难怪如此受欢迎,这个人与以前接触过的所有文臣,都不一样!

“狄进,狄仕林,河东并州人士,前唐狄梁公后裔,三元及第,弱冠之龄便著《洗冤集录,更能担出使重任!”

张俭眉宇间浮现出无比警惕之色,干瘦的腰背再度挺直,好似要撑起大辽的脊梁,愈发坚定了决心:“有老夫在,绝不容许你在我中京兴风作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