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元昊: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2 / 2)

大宋神探志 兴霸天 1769 字 1个月前

“此事背后定是宋人指使!”

李元昊语气里流露出恨意:“他们通过些许恩惠,拉拢了我的母族,又要控制我的母亲,失败后将之毒害!”

耶律宗真却冷笑道:“宋使见到父皇后,认定此事的背后,是你们夏人在指使,因为你们与西域商人的往来更加方便!现在伱又说此事是宋人的阴谋,因为宋人要控制卫慕氏!来日你和宋使见面,是不是也要将这個罪名,扣在我大辽头上?”

李元昊道:“殿下明鉴,我夏州本就是小地,做此图谋又有何用?唯有宋人一心要夺我党项人的河西之地,又欲北上取贵族的燕云!自澶渊之盟后,宋人国力日盛,物产富饶,粮草储备,蓄势已发,不可不防啊!”

说到这里,李元昊又叹了口气:“可惜我父仁义,无论我多少次劝说,他都不愿起兵反宋……”

耶律宗真听了此言,一时间倒也有些同病相怜之感。

李元昊劝说其父李德明起兵反宋,李德明不愿意,他何尝不是希望父皇攻宋,父皇也不愿意,一心要遵守盟约?

耶律宗真自从懂事起,见到的就是一个强盛富饶的大辽,再了解到祖辈的功绩后,不可避免地有了“一天下”的想法,首先要做的,就是“谋三关”,拿回当年被周世宗夺走的关南之地,无论是战是逼,一旦宋人真的失去了关南之地,那更方便契丹铁骑长驱直入,纵横富饶的中原,真正做到统一天下!

一想到这般前人未有的丰功伟业,年轻的耶律宗真就觉得热血沸腾,努力定了定神,声调还是止不住扬起:“莫说那些无用的话!你认定此事是宋人在背后指使,可有证据?”

李元昊断然道:“没有证据,也毋须证据!恕外臣斗胆直言,即便赵安仁将幕后的宋人指使招供出来,宋人难道就不会矢口否认,认定这是贼人污蔑么?辽帝陛下若是选择不信,又当如何?贵国真的会对宋问罪开战?”

耶律宗真不得不承认,对方说的有道理。

是战是和,终究还是看执政者的决定,如今大辽朝堂上,主和派的声音为什么要远远大过主战派,正因为辽帝是主和的态度,群臣当然多有附和!

心中的不甘越来越盛,耶律宗真语气也变得凌厉起来:“那你说这些,又准备做什么?”

李元昊毫不迟疑地道:“杀宋使!”

耶律宗真并不意外,却又皱起眉头:“上次你有这个机会,却失败了,现在宋人有了防备,你还怎么杀?”

李元昊道:“我确实大意,未曾想到这宋使也有不俗的武力,更身穿内甲,防备极严,然刺杀之事,不止于此,太子殿下没有忘记,贵国副使在宋人殿内也中了毒吧?”

耶律宗真面色变了:“你要孤在大殿中下毒?你莫不是疯了?”

李元昊立刻道:“自然不用太子殿下亲自派人,殿下可知‘金刚会’?”

耶律宗真有些茫然,微微摇头。

“‘金刚会’是昔年萧太后派入宋地的契丹勇士,专为刺探情报所用……”

李元昊将“金刚会”的情况大致介绍了一遍:“他们的首领在汴梁,就是被这个宋使狄进设计擒住,更被当时使宋的辽使萧远博出卖,在辽帝陛下面前搬弄是非,以致于辽帝陛下已然放弃了‘金刚会’,此前有人联系了西夏使团,希望通过外臣,向殿下表明他们的效忠之心从未动摇!”

“父皇错了,这等忠良,岂能弃而不用?”

耶律宗真心中感叹,立刻道:“好!‘金刚会’若能办到此事,让他们用心地去做,孤来日会重用!”

李元昊行礼:“有了太子殿下此言,外臣就放心了!”

耶律宗真答应了这件事,心头既是激动,又有些许的惊惧,深吸一口气:“去吧!不要让孤失望!”

李元昊躬身一礼,饱含着蕃属对宗主国的敬畏:“是!”

待得在内侍的引领下,走出了这座别院,他重新戴上面甲,轻轻扭了扭脖子,眼神变得冰冷刻骨。

他最恨低着头跟人说话,但每次这么做时,又会谨记这种卑躬屈膝的耻辱感觉,为的正是不断激励自己,必须要发愤图强,带领夏州的党项人真正崛起,不再仰人鼻息而存!

现在是时候了!

宋人的小皇帝,至今还是个躲在太后庇护下的废物,辽帝昔日雄才伟略,如今也是垂垂老朽,太子年轻气盛,却不免志大才疏,两国白白掌控着辽阔富饶的疆域,实在浪费!

李元昊握拳。

如自己这般大好男儿,生于天地之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当立国称帝,征讨四方,直至放眼天下,再也没有一个人,能让他低下那颗高贵的头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