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让李元昊回不了西夏(2 / 2)

大宋神探志 兴霸天 2260 字 1个月前

“他们应该不认识,欧阳春起初下手极狠,直到跟李元昊第一次交锋后,才突然手下留情……”

狄湘灵先做出了相似的判断,后面则猜测道:“既然一开始不认识,后面临时起意,是不是欧阳春不想李元昊死在此地,让我宋人得利?”

“西夏影响的是辽西的局势,欧阳春的马帮盘踞在辽东,生出这般心思的可能性很小,在许多人眼中,党项李氏并不算威胁,只是边地小族罢了……”

狄进摇了摇头。

他对于李元昊的重视,或多或少受历史上这个人的成就所影响,但对于别人而言,只会觉得李德明有一个野心勃勃的儿子,无论视之为疯子,还是视为狂人,都不会清楚地认识到此人的威胁性。

整个西夏都看不起,还会对李元昊个人有多少重视么?

同样的道理,欧阳春有意放走李元昊,扯不上帮派的大局,只会是与个人有关。

“我刚刚才意识到,之前忽略了一件事……”

狄进脱下外套,露出里面的宝甲:“我与李元昊第一次交手时,以伤换伤,他砍了我一刀,幸亏我穿上了这件宝甲,刀锋未能入肉,我给了他一锏,此人也穿了内甲,但锏势不比刀伤,当时虽然看不出有没有受伤,可今日他与欧阳春交手,似乎毫无受伤的迹象?”

狄湘灵道:“确实无伤,此人武功极强,若不是不敢久留,一心要逃跑,气势上落了下风,欧阳春是没办法轻易伤他的,我与之搏杀,胜负也在伯仲之间!”

狄进道:“那欧阳春能在不穿内甲的情况下,挨我一锏,在半个多月内就生龙活虎么?”

“不能!”狄湘灵摇头:“我们练的是外功,用的又是锏这等沉重的兵器,以伤换伤的优势只会让敌人更加难捱,欧阳春此前与我交手,尚未挨实一锏,也修养了好一段时日,才伤势痊愈!”

狄进道:“也即是说,李元昊那时受伤轻微,多是靠了内甲之效,这样的内甲是否有多件?”

“怎么可能多?”

狄湘灵道:“能消去亢龙锏力道的,又要不影响行动灵便的宝甲,不仅需要特制的材料,更得有匠人出神入化的手艺,世间也罕见啊!”

狄进道:“那我身上这件宝甲,是否会是匠人唯一打造的甲胄?”

“那就要看具体用何等材质了……”

狄湘灵突然明白了:“六哥儿之意,是李元昊身上穿着的,可能同出一位匠人之手,是欧阳春师门的另一套宝甲?”

“不错!我确实有这样的猜测!”

狄进点了点头:“李元昊的外功修为在我之上,再加上这件宝甲的护身,他所受的伤害才不重,在这段时日已经养好!而欧阳春之前在交手中,同样发现了这件宝甲,意识到此人与自己的师门有渊源,才会手下留情,甚至最后有意放其逃跑!”

“那也不对啊!”

狄湘灵想了想,还是不解:“有渊源不代表就是有恩,万一是仇呢?在刚刚的情形之下,生擒此人是最好的选择,何必有意放走?欧阳春那时只需将李元昊朝着我所在的方向逼来,合我们三人之力,将李元昊活捉,到那是他想要问什么,难道不能问么?”

“这就要看欧阳春的师门,到底涉及什么事情了!”

狄进沉声道:“此前南下,欧阳春独来独往,即便有智化和钟雄这样的左膀右臂,也没有带上马帮一个人,他难道就如此自信,仅凭一己之力,对付得了身边有一群手下的宝神奴?”

狄湘灵眯了眯眼睛:“如此说来,欧阳春的师门,有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狄进缓缓点头:“当时宝神奴和欧阳春各执一词,对其师门有一番截然不同的描述,如今看来,他们都没有说真话,背后恐怕还有许多未解之谜……”

“所以刚刚欧阳春手下留情,没有取李元昊性命,但也给了他两掌,将其重伤,然后又借不通水性将其放走,我估计在他的计划中,是想要偷偷抓住李元昊,逼问出一些事情!”

“但我担心的正是如此,万一两人的武学传承有旧,欧阳春问完想要问的事情后,偷偷将其放走,那就是纵虎归山了!”

狄湘灵恍然:“所以六哥儿拜托的是整个马帮,利用马帮的力量,将李元昊留在辽地!你没有让他们直接赶尽杀绝,而欧阳春师门的事情,又显然不愿意告知旁人,连马帮的那群兄弟都隐瞒着,这样他反倒会出手留人!”

“这件事我们还要推波助澜一番!”

狄进道:“让镖局的人在南京道宣扬这件事,各地的江湖人士都有抱团,李元昊如此肆无忌惮,辽庭无能,辽国也无人了么,就让一个党项人如此放肆?”

“明白了!”

狄湘灵笑着走到门前,探手从门框上拔下一根箭矢来:“李元昊不是百无禁忌,喜欢用刺杀手段么,那就让他真正体会一下刀光剑影的江湖生活吧!”

……

四方馆前。

终于到了宋朝使团离去的时候了。

辽庭送别的规格颇高,不仅是馆伴使萧匹敌,送伴使萧惠,枢密副使萧远博,北府宰相萧孝忠都亲自来了。

没办法,虽然草原游牧民族不比中原王朝,血腥事件多的是,辽国之前的睡王耶律璟还是被近侍和厨子杀死的,但辽国毕竟自称中国,外国使臣在四方馆三番五次遇刺,实在太失国体了。

此时萧孝忠的脸上就带着尴尬:“夏贼一再挑衅,陛下震怒,请狄正使放心,我大辽会予兄弟之国一个交代的!”

“好!”

狄进面无表情,只是吐出一个字,不再多言,策马前行,留给辽国群臣一个不满的背影。

“李元昊已逃往辽东!”

直到中京城的轮廓远远抛在脑后,一封简短的信件传入手中,看了确切的进展,他这才微微一笑,看向辽东的方向:“如阁下所愿,宋辽都被激怒了,不过自己回不了西夏,统帅不了三军,就不知道是不是在你这位战争狂人的计划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