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行动(2 / 2)

贾诩点了点头,“如果全部受罚,那士兵自然怨恨将领,但要是有人同时被奖励,那受罚的士兵也就明白,君侯是对事不对人,怨恨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了。”

“文和,真是洞察人心啊!不过我觉得还能加以改进。”

“愿闻君侯高见。”

董璜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反问道,“文和,我西凉军中是否存在派系问题?”

贾诩面色一怔,点了点头,西凉军的情况很复杂,大部分都是出身于凉州的羌胡和汉人,这些人中有很大部分来自各个归化部落及汉人豪强。因此军中的派系问题十分明显,只是因为董卓的压制才没有显露出来。

“这还只是西凉军中的问题,现在叔父麾下还有并州军、五营三河、西园军等其他军队,可想而知问题有多严重。”

贾诩一脸的凝重,“确如君侯所言,形势严峻,君侯身上的担子可不轻啊,不知君侯所说的改进是指?”

董璜走到门口,掀起营帐的一角,静静的观察着营外的受罚的士兵们,“军中与朝堂不一样,军中不讲门第只看军功,西凉军还好,毕竟是战场拼杀的精锐,但其他的军队就不一样了,往往是无能之辈窃居高位,勇猛搏杀之人不得出头,其中又以羽林、虎贲为最,这一点我很不喜欢。”

听到这里,贾诩似乎明白了什么,看向董璜的眼神充满了震惊。

“君侯莫非是想……”

“不错!文和,你传令下去,十日后全军大比武,考校骑射、步射、搏杀、角抵、勇力五项,前十名各升一级。”

贾诩眨了眨眼,感叹于董璜的思维敏捷,竟然这么快就想到了这种巧妙的方法。如果照此实行,哪里会有怨恨啊?士卒们恐怕会乐疯了吧?

不过他回过神后又立刻提议道,“君侯,全军将士高达五万,如此规模不适合同时进行,不如按照所属进行分批比试?”

经过贾诩的提醒,董璜也反应了过来,指着贾诩笑了笑,“就听文和先生的,先西凉军,再白波军,然后三河五营,每次大比间隔两天,优异者汇总后再行分配职位。至于并州军和匈奴骑兵……不用理会,一切照常。”

贾诩见董璜明白了自己是意图,也没有再说什么,转身就要去找徐晃,让他负责这件事,以此减少将士们对徐晃的怨恨。

“对了,文和先生。”

就在这时,董璜叫住了即将离去的贾诩,似笑非笑的开口道,“劳烦文和先生去准备大比用的武器,另外以后你有什么想法可以直说,万一我未能完全领会你的意图,并没有趁机瓦解各部的隶属关系,将西凉旧部安插到军中,可就不妙了,你说是不是?”

贾诩闻言身形一顿,慢慢转身将头低了下来,“是,君侯。”

“嗯,吴匡有子嗣吗?”

“有一子吴班,尚在京师。”

这倒是出乎预料了,董璜还以为这家伙已经跟着刘焉入蜀了呢,这么看来入蜀的只是吴懿?吴班是吴懿的族弟,这人以后攻打益州说不定有大用啊!

“吴校尉远在河东为国效力,我不能苛待了他,我这里还缺亲兵,文和顺路你跑一趟,带着他到军中效力。”

贾诩闻言点了点头,离开了帅帐。

董璜看向贾诩离开的方向,摇了摇头,贾文和这家伙什么都好,就是凡事喜欢藏着掖着,希望他终有一天能与我敞开心扉吧。

文和啊文和,我不是多疑的曹操,也不是残暴的叔父,你其实可以更加信任我一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