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百年后,可无忧矣(2 / 2)

“小侄记住了。”

“你预计要打多久?”

“短则一月,长则三个月,必定平定并州。”

“兵员和粮草后勤方面,你有什么想法?”

既然董璜有信心,董卓自然也就猜到了董璜一定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要知道即便是中原地区,冬天的物资也确实匮乏,更不用说百废待兴的关中了。

“请叔父吸纳关中世家,任用其子弟为官,如此可解粮草物资的燃眉之急。”

董卓闻言皱眉,半晌才为难道,“有两个问题,一是世家大族大多敌视我,袁绍曹操等人就是前车之鉴,任用他们的子弟,我不放心。”

“二是,西凉旧部未被封赏已经心生不满,若是再吸纳关中世家子弟,恐怕会让他们更加不忿,如此恐失军心啊!”

董卓的担忧不无道理,但对于董璜来说还真不是事。

当下他向董卓解释道,“叔父宽心,关中世家和袁绍之流不可混为一谈,关中也属关西,和咱们凉州一样,也是被关东世家排挤打压的对象。”

“他们纵然不和我们一条心,也绝对不会和关东世家一条心。归根到底迁都到长安后,得利的也有他们。能翻身做主人,又怎么愿意回去做狗呢?”

“何况,叔父完全可以将有影响力的大族子弟派往并州任职,他们的家族则留在关中,如此一来必然不敢异动。”

董卓点了点头,示意董璜继续说下去。

“至于西凉旧部的不满,就更加简单了,乱世最不缺的就是战争,我凉州儿郎从不畏惧战争,功名利禄完全可以从战场上取,得个爵位传家,这不比出任太守、将军来的好?”

“小侄此次收复并州,正好让他们建功立业!”

这也符合董璜想打造,以西凉旧部为核心的功勋利益集团的想法。让士兵保持忠诚,给他们发地就行了,想要让将领官员保持忠诚,把他们变成股东就行了。

而且相比起出身世家,有家族做依靠的士人,贫寒出身的将校,才更加忠诚可靠。

董卓闻言笑了,拍着董璜的肩膀,若有深意的说了一句,“我百年后,可无忧矣!”

董璜闻言顿时大惊,冷汗都快冒出来了,叔父这是什么意思?

可董卓没给他说话的机会,直接挥手打发他离开了,“你回去准备吧!出征的将校要好好挑选,不能马虎。我明日就和这些关中大族们聊一聊,愿意跟着我的,我从不会吝啬。等这边谈妥了,我再告诉你就是了。”

董璜无奈,只能告辞离开。出了太师府,董璜看向一旁的贾诩,问道,“叔父刚才的话,是什么意思?”

贾诩摇了摇头,“属下没有听到,不知君侯所说是何事?”

董璜嘴角一抽,没有说什么,闷闷的转身离开了。

算了,我又没做什么对不起叔父的事,怕什么?我一直尽心尽力的为他四处征战,为了董家出生入死,他总不能是因为忌惮我,才故意出言试探吧?

贾诩静静的跟在董璜身后没有说话,在走过街角时回头看了一眼太师府,不知在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