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九宫八卦(1 / 2)

看着台下这五万余雄壮的队伍,宋江不禁热泪盈眶。

如果你是个有血有肉的男人,你的手下有五万弟兄,他们愿意听你号令,为你厮杀,为你疯狂,你会怎么想呢?

宋江心中迸发出一种豪情,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不过这个想法刚刚冒出来一点点苗头,其精神世界中的另一股力量,又占据主动。

罪过罪过,微末小吏,才疏学浅,怎敢冒犯天威?

正胡思乱想间,一旁的吴用提醒道:“兄长,可以开始了。”

宋江回过神来,他放声高呼:“替天行道,保卫梁山!”

下首数万人追随宋江,齐声高喊:“替天行道,保卫梁山!”

这是梁山人内心的呐喊,更是江湖势力对腐败朝廷的反抗!

吴用羽扇一挥:“开阵!”

随着旗手们号旗的挥舞,台下的五大方阵开始发生变化,组出一个道教的图形来。

这便是九天玄女娘娘赐予宋江的无上阵法——九宫八卦阵。

自从得到这门阵法后,宋公明一直心痒难耐,早就想拉出来用用了。

以往的战事规模太小,没有给他施展的机会。

现在情势不同了,梁山经过扩军,已经有五万可战之兵。

大战将起,宋江的梦想也照进现实。

经过短暂的闭门磋商,加上对九天娘娘的盲目迷信,梁山高层决定,就以九宫八卦阵迎敌!

……

对于这个决定,王小飞持保留意见。

作为曾经的水浒同人漫画师,他对古典历史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阵法这种东西由来已久,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有些着名阵法甚至被世人铭记千年。

殷商时期的车阵、大秦帝国的弩阵、亚历山大大帝的马其顿方阵、战略之父汉尼拔的新月阵,都是相当成功的案例。

无数兵家名将,或自创,或师法古人,琢磨出了属于自己的战阵法则,由此收获了光耀千古的胜利。

……

而大宋王朝的阵法战争,与上述成功案例相比,宛若一个笑话。

这么讲其实不对,它就是一个笑话。

仿佛整个华夏文明的战争水平,发展到宋代,出现了急剧的退化。

阵法非但没有成为武将御敌的利器,反而成为束缚他们的枷锁。

皇帝领着一批文人,在风景优美的御花园,摆开大案,信手涂抹出一幅大阵图,随后把这玩意儿交给前线大将,让统帅遵此办理,包打胜仗!

这就是所谓的“将从中御”,这就是“图阵形,规庙胜,尽授纪律,遥制便宜,主帅遵行”的宋朝阵图文化。

就特么跟玩儿一样,完全没有体现出战争的铁血与冷酷,反而有些浪漫,很有些艺术气息。

这不是战争,而是军事领域的艺术创作。

宋真宗时期的大臣朱台符,就指出上述做法的缺点:“兵以奇胜而节制以阵图,事惟变适而指踪以宣命,勇敢无所奋,知谋无所施,是以动而败北也。”

宋仁宗时期的武将王德讲话更为直接:“赐诸将阵图,人皆死守战法,缓急不相救,以至于屡败。”

只可惜少数派的意见没用,在北宋,评判一个武将会不会打仗,得先看他会不会玩阵图。

这是文化,更是政治。

就连微末小吏宋江,也继承了这种僵化的军事思想。

这就是他对九宫八卦阵如此推崇的深层次原因。

……

但是华而不实的东西,终究会露馅儿。

随着令旗的挥舞,被宋江寄予厚望的九宫八卦阵,乱了!

一开始,只是个别士卒跑乱了,影响不大。

后来某个部分全都跑错了,引发了连锁反应。

吴用首先反应过来:“大哥,好像不对!”

宋江很是疑惑:“以前演练的时候,不是挺顺的嘛,是不是合练的时间太短了?”

公孙胜一语道破天机:“关键在于人数,以前的练习,只是数千人,很好掌控;现在是五万人,根本周转不开。”

卢俊义也发表看法:“恕小弟直言,这个阵法看似变化多端,实则僵化不已,一旦窝了军力,贻害无穷!”

见三位大佬意见很大,宋江不再坚持,果断叫停了九宫八卦阵,让步卒先行休息。

一众头领聚集起来,商议对策。

……

神机军师朱武是精研阵法的行家里手,他直言不讳:“寨主,这个阵法过于繁复,华而不实,漏洞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