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梨花飘香(2 / 2)

苟在边疆当藩王 梦农 1619 字 2个月前

老张看了看银票的面值,笑得更真诚了。立即找来队里的伙计,给赵石一家安排了一辆带棚马车,赵石和柳夫人上车,赵朗和管家老周充当赶车的马夫,一家人随商队缓缓的向东走去。

这一切,都是那个相貌平平的中年男人安排的,中年男人站在远处,看着渐行渐远的的赵石,又把玩着赵石给他的那块令牌,对着身后几个兄弟说,“走,兄弟们,咱们去北平”

这个叫陆魁的中年男人是政保司的正七品百户,在长安负责一个情报点,这次赵石出逃,就是陆魁一手策划的。政保司在长安有五个情报点,分别由五个正七品百户负责,统一归政保司长安分司管理,政保司长安分司的主事是一个正六品员外郎。

陆魁因为协助赵石出逃的这个功劳,升任政保司正六品的员外郎,负责在北平筹备新的情报分司,他以正六品员外郎的身份任主事,这枚政保司正六品员外郎的令牌就归他了。现在政保司只在长安有分司,按照秋华的计划,大梁的各个郡城都准备设立分司,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说服杨竞了。

陆魁带着自己手下的兄弟打马而去。

这边郑四平带着北镇抚司的锦衣卫在长安城里大肆搜捕赵石,但连个人影都没寻到。

何知远回到大殿,明显发现梁帝喝多了,这个时候他也不敢上前汇报赵石的事情,汇报就是挨骂。宴会一直持续到深夜,梁帝君臣大醉而归。

何知远只有悻悻而归。

第二天,梁帝没有上朝,足足休息了一天,才缓过来。直到第三天,才重新召开朝会,接见群臣。

“陛下,明日就要和突厥使者进行谈判了,朝廷的谈判底线是什么?”鸿庐寺卿甄元道首先出班奏道。

与突厥的战争是目前大梁最大的事情了,大梁和突厥可以说是两败俱伤,所以和谈成了唯一的选择。

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桌上同样得不到,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梁帝君臣商讨良久,最后得出的底线也就是双方罢兵,十年内不得互相征战。双方开展互市,突厥赔偿大梁战马2万匹,大梁赔偿突厥粮食100万斤,食盐10万斤。

鸿庐寺卿甄元道领命而去,其实这个和谈底线还是很容易达成的,毕竟双方真的打不下去了。

就在梁帝君臣商量万大事,准备退朝的时候,通政司通政使出班了,“陛下,今日通政司接到并州郡刺史府参政赵石的辞官折子,赵参政辞官了”

说完,把赵石的辞官折子举过头顶。梁帝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没看通政使,反而看向锦衣卫指挥使何知远,何知远尴尬的向梁帝点点头。

“陛下,臣弹劾户部原左侍郎,并州刺史府参政赵石玩忽职守,造成国库大量亏空,臣请治赵石的罪”在萧炎的眼色下,御史台河南道监察御史王青出班弹劾赵石。

众臣纷纷鄙视萧炎的无耻,户部亏空,不是你这个户部尚书第一责任吗?现在为了挽回颜面,要杀了赵石,顺便还把亏空的事情安排到赵石身上,太无耻了些。

不过却没人替赵石说话,连平时和赵石交好的御史台副都御史程少文也没有出来,大家都看出来了,这是太子一系想要找回颜面,就看梁帝怎么决策了,这个时候站出来也没有用。

群臣的默不作声,恰恰是对梁帝无情的嘲讽,像赵石这样能臣干吏都容不下,又能容下我们吗?这样莫须有的罪名都能说的出来,群臣都在看梁帝的态度。

梁帝看向群臣的脸色,大概也能猜出群臣是如何想的,但是他得安抚太子一系,就只能牺牲赵石了。

“何知远,赵石下诏狱,严加审问。同时抄了赵石的家”梁帝最后还是下了命令。

“臣领旨”何知远转身出去了。

当下梁帝和群臣都没有了说话的欲望,都在尴尬的等待何知远的回信,没多久,何知远回来了。

“禀陛下,臣带锦衣卫搜查了赵石的府邸,发现赵石府邸空无一人。经调查得知,赵石昨天即遣散家人,赵石一家三口不知所踪”何知远跪在地上禀告

“何指挥,你们锦衣卫是越来越有出息了”太子一听赵石跑了,不禁把气撒在了何知远身上。

何知远没有搭理太子,只是继续说:“臣搜查了赵石的府邸,发现一张纸,上面有两句诗”

“念”

“是”何知远答应一声,“牡丹芍药非绝色,到此方知梨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