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流民问题(2 / 2)

苟在边疆当藩王 梦农 1742 字 2个月前

回到王府的杨竞,是倒头就睡,他实在是太累了,连续奔波了一个月,又在徐云身上奔波了小半天,铁人也扛不住这么干啊。直到第二天午间,杨竞才睡醒。洗漱更衣后,在王府大殿召见了吴默。

“吴郎中,孤有事让你去做”

“殿下请吩咐”

“你去襄平商号支出一笔银子,给名单上的这些人送去,具体人员和金额都写的清清楚楚了”杨竞说完,秋华就递给吴默一张纸

吴默将纸打开,上面密密麻麻的写了20多个人名,后面写着钱数。第一位的就是礼部尚书王素,后面写着银元5000块。后续的有兵部的、工部的、刑部的、御史台的、大理寺的,后面金额从2000到200不止。吴默有力的记住了名字和金额,然后张嘴把纸吞进了腹中。

杨竞满意的点点头。吴默下去以后,杨竞问秋华,“凤凰怎么样了?”

“回殿下,公主有些发烧,现在在静养,紫鑫郎中陪着公主呢”杨秀宁毕竟年幼,奔波这么久都靠一股气撑着,现在到了长安,回到辽王府,一口气散了,就生病了。

“去看看”杨竞起身道

来到杨秀宁居住的跨院,紫鑫就迎了出来,“见过殿下,公主殿下刚睡下,殿可是要叫醒她?”

“不必”杨竞连忙说,“孤就是来看看,凤凰就交给你照顾了啊”

“殿下放心,臣一定照顾好公主”紫鑫说道。紫鑫自从和杨竞有了一夕之缘后,在杨竞面前就不再自称贫道了,而是称臣了。且杨秀宁拜紫鑫为师学习武术,这师徒俩感情非常好。

“辛苦了,你也照顾好自己”杨竞笑了笑,就离开了杨秀宁居住的跨院。

“殿下,咱们去哪?”秋华问道

“当然是去报恩寺给皇祖母祈福了”杨竞笑道

接下来的三天,杨竞基本就是窝在了报恩寺,总算缓解了徐云的相思之苦。直到这天,梁帝召见诸王,杨竞才返回王府,换上素色的亲王常服,入宫去了。

“儿臣叩见父皇”晋王、齐王、燕王、魏王、赵王、楚王、蜀王和辽王一字排开,行礼道。太子站在梁帝的身侧。赵国公、魏国公、梁国公、英国公、长信侯、安远侯等一众勋贵和六部尚书默默的站在下首。

“都起来吧,你们大都远道返京,朕让你们歇息了三天,今天召你们来,是问问你们封地的情况”梁帝略带疲惫的说,“你们的皇祖母宾天,七日后下葬。虽然大朝停了,但是国事不能耽误”

“父皇所言及是”晋王杨华首先开口了,“还是儿臣先说吧,目前晋藩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了防御突厥上,晋藩6万精锐已经满编,正在恢复战斗力。至于民生,就是今年歉收,流民增多了”

流民就是因受灾而流亡外地、生活没有着落的人,这样的人群聚集起来,隐患十分的大。稍有别有用心的人一挑拨,就是弥天大祸。

“父皇,儿臣齐地也是如此,儿臣有6万的备倭兵,沿海倒是平静,不过流民也日渐增多”齐王也接口。由于齐地靠海,所以为了防备倭寇,齐王组建了6万备倭兵,战斗力十分的强悍。

“回禀父皇,燕藩的燕山卫由于和突厥作战,阵亡了2000燕山卫,目前燕山卫扩建到了2万,但战斗力并没有恢复”燕王杨棣看了眼杨竞,杨竞低着头,丝毫没有看他,杨棣接着又说,“儿臣封地内也有流民,不过儿臣已经出内帑安置了”

这就看出了燕王的与众不同,别的藩王看见流民,就是驱赶走,燕山则是在老和尚的建议下,对流民进行了安置。

赵王、魏王的发言也是大同小异,都是先介绍了一下自己的军事力量,赵王有3万的白马骑兵,魏王有3万的魏武卒,都是精锐,不过各自封地内都有流民。

楚王的封地潇湘郡是鱼米之乡,但是没有流民。楚王的2万水师,日常性的打击水匪,也是操练有加。至于蜀王,由于两个月前就返回到长安,蜀地的情况梁帝早就已经掌握了。

“老九,说说你那边的情况”梁帝看着低着头的杨竞,主动问道

“回父皇,儿臣现在有3万神策军,不过分了3000骑兵给八妹,作为八妹的亲军凤凰卫,儿臣现在的主要精力,就是用来压制奴真残部,还有就是与高句丽和奴真对抗,儿臣封地境内倒是没有流民”杨竞老老实实的说

“九弟治理封地治理的好啊,境内竟然没有流民”太子笑着说

太子的话音刚落,齐王、赵王、魏王的脸上就有了不满之色。

“太子殿下,不是臣弟治理的好,是辽藩冬天实在是太冷了,流民在室外活不下去啊,会被冻死的”杨竞唯唯诺诺的说。

听见杨竞的话,齐王、赵王、魏王的脸色好看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