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六女侍寝(二)(2 / 2)

第二日下午,是腊月初七,费真早早地在宫里打扮,她穿着清士儒生的衣服,头戴冠帽,脸上没有胭脂的覆盖,更加细腻白嫩,不知胜过潘安多少倍。

(四)

天刚擦黑,皇上带着费真、小六子、郭师兄,一行四人,出了宫门,向西走去。

锦城是当时最大的商业中心,向东通海边,去高句丽国和东夷国,向西经丝绸之路去安息西南经青藏高原,到佛教圣地尼泊尔和印度。

锦城北有秦岭阻挡,山势险要,百鸟不越,故受到“五代之乱”的影响较轻,百姓安居乐业,皇上体恤老百姓,政策宽松,所以一派繁荣景象。

锦城有两个大市场,一个开在西面,叫西市,一个开在东面,叫东市,西市的物品,亲民廉价,东市的物品高档,只针对富裕家庭。

西市白天开业,晚上也开业,称之为夜市,白日卖绫罗绸缎,各色货物,晚间端出桌凳,卖各式小吃,故此,不管是穷人富人,当官的还是老百姓,到了夜晚,都去西市逛一逛,吃点好吃的,以消除一天的疲劳。

皇宫里出来的四人,边走边看,边吃边说,走到市场北面,一位乞儿,穿着露肉的破衣衫,拉着小六子的衣角,求道:“行行好,给一点吃的吧?”

(五)

小六子顺手把手里的葫芦递给了他。

“我吃一点,我吃一点。”从黑暗里跑出三十余名乞丐,抢着那串葫芦。

“别抢,别抢,小六子,快去买。”皇上见状,心里犯起嘀咕:“你们是哪里来的?”

“从武信来”,有个大孩子,站在皇上面前。

“你的爹娘呢?”皇上问。

“死了”,孩子答。

“怎么死的?”皇上又问。

“淹死的”,“饿死的”,“冻死的”,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道。

“为什么到锦城来?”皇上惊在当场,费真继续问道。

“听说锦城有粥棚,能吃饱饭。”大孩子说道。

“那你们为何不去粥棚?”费真又问。

“粥棚的稀饭太少,太稀,吃不饱。”孩子见小六子买了馒头过来,上前就抢。

“小六子,带孩子们去孟府,让他们吃饱穿暖。”皇上看到这群可怜的乞儿,难过之余,心里充满了愤怒。

今年夏日,武信大雨,十个县拨了一百万担粮救灾,银两拨付50万,这些粮钱,有无用到灾民身上,须彻查。

(未完待续)